北川中學臨時校區見聞

講座后,孩子們又回到教室上課。記者在板房間的過道中輕輕行走,小心地透過教室的門窗向內張望。在這個不大的校園里,有的同學失去了父母,有的同學失去了兄弟姐妹,而每一個同學都失去了往昔的同學。想到這里,會覺得這次采訪竟平添了幾分殘酷。但當你面向這些孩子時,包括那些已不再有健全肢體的孩子,他們投來的都是充滿自信的微笑,周圍的同學也不會在不必要時對他們有什么刻意的照顧,大家談笑嬉鬧,形同往昔。也許,孩子們已經在災難后的歷練中,逐漸讓悲傷變成了記憶,慢慢地,他們走出自憐,變得自立,自強。

4月29日下午,綿陽市郊,長虹培訓中心,北川中學臨時校區。臺灣學者傅佩榮教授不遠千里來為同學們做勵志演講。傅教授以他的幽默睿智,讓經歷過苦難的孩子們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3000多張笑臉,仰望著他們崇敬的教授,聆聽著他充滿哲理的演講。“如果你有敵人,記得活得快樂就是最好的報復”,“我們受到命運的挑戰,命運就是我們的敵人”,他要讓孩子知道,心中有愛,生命才會有所希望,用喜悅的心去擁抱生命,要讓生命升華出美感。

傅佩榮教授對于北川中學的孩子們來說已經是老朋友了,就在去年大地震發生兩周后的5月26日,傅教授來到幸存的孩子們中間,當時的老北川中學,兩幢五層高的教學樓,一幢完全垮塌,2793名學生,僅幸存1342人,同學少了一半。震后一年,傅佩榮教授又來了,依然是那樣睿智、儒雅。演講結束后孩子們的提問,深沉的思想令記者震驚。“如果覺得人生沒有意義怎么辦?”“您如何理解苦難?”“您剛才說愛別人寧可少一點,但要久一點,我愛的人都已離我而去,我如何再愛他們呢?”“您說沒有希望的地方叫做地獄,那有希望的地方就一定是天堂嗎?我們現在是在天堂里嗎?如果是,那我們是不是不夠珍惜?”提問仿佛變成了智者間的交流,孩子們正視內心的傷痛和困惑,他們并非想要一個答案,但他們要尋找一個出口,來傾訴平日無從吐露的心聲……

講座后,孩子們又回到教室上課。記者在板房間的過道中輕輕行走,小心地透過教室的門窗向內張望。在這個不大的校園里,有的同學失去了父母,有的同學失去了兄弟姐妹,而每一個同學都失去了往昔的同學。想到這里,會覺得這次采訪竟平添了幾分殘酷。但當你面向這些孩子時,包括那些已不再有健全肢體的孩子,他們投來的都是充滿自信的微笑,周圍的同學也不會在不必要時對他們有什么刻意的照顧,大家談笑嬉鬧,形同往昔。也許,孩子們已經在災難后的歷練中,逐漸讓悲傷變成了記憶,慢慢地,他們走出自憐,變得自立,自強。

初夏的陽光里,北川中學校園干凈明亮,校園一角的綠色草坪上,幾株高大的法國梧桐濃蔭覆蓋,藍頂白墻的板房在幾十級臺階兩旁鱗次櫛比,臺階越高,年級越高,似乎暗含著上下求索的寓意?;顒影宸块g的過道上,擺放著安靜的輪椅;溫總理“多難興邦”的題字掛在幾乎每個教室的黑板旁。校園內隨處可見的標語牌傳遞著觸動心靈的關切:“美好的生命應該充滿期待、驚喜和感激”,“因為你渴望的眼,我必須是導航的燈”,“心中有愛,處處是家”……

綿陽之行,讓記者對北川中學的孩子們放心了,他們的堅強和樂觀甚至是我們所不及的。從綿陽九洲體育館到長虹職工文體活動中心,再到長虹培訓中心;從帳篷再到活動板房,北川中學的學子帶著國人的牽掛,一路輾轉,度過春秋冬夏。今年5月12日,嶄新的北川中學將在這一天開工。新北川中學位于北川縣永昌鎮,占地225畝,建筑面積72000平方米,預計總人數為5200人,建筑抗震強度為8級,明年的9月1日將交付使用。

青春作伴好還鄉,孩子們,明年新校園再見。

北川中學臨時校區(新華社記者 鄭悅/呂明響/圖)

在北川中學的臨時校舍里,能看到很多為殘疾學生提供的專用通道(5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鄭悅/呂明響/圖)

北川中學校園里活動板房間的過道上,擺放著安靜的輪椅(4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鄭悅/呂明響/圖)

一名高一女生在教室門口向外張望。校園內隨處擺放著截肢學生用的輪椅。(新華社記者 鄭悅/呂明響/圖)

幾位學生一聽下課的鈴聲,拿起飯盆沖向食堂。校園內隨處擺放著截肢學生用的輪椅。(新華社記者 鄭悅/呂明響/圖)

在地震中失去一條腿的高一學生段志秀(前中)在操場上聆聽“心中有愛 希望歸來”勵志演講。(新華社記者 鄭悅/呂明響/圖)

在地震中失去雙腿的高一1班學生鄭海洋坐在輪椅上聽課(5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鄭悅/呂明響/圖)

初中某班的學生在上手工課,一個小姑娘(右)正打算用圓規在她的作品上刻上名字。地震后,為了讓孩子們早日走出災難的陰影,北川中學加大了藝體類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課力度,并針對學生個性特長組織各類興趣小組,以首都師大師生組織的專業教學團隊為中心,開展經常性多樣性的藝術教育活動,發展學生的藝術特長,鼓勵高中生報考藝體類院校(5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鄭悅/呂明響/圖)

一位女生在教室內等待上課。北川中學長虹臨時校區的每間教室內都掛著溫家寶總理寫的“多難興邦”四個字。(新華社記者 鄭悅/呂明響/圖)

高一12班的何平在地震中失去了右臂,但這并沒影響他的成績,他依然在班里保持第3、4名的好成績(4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鄭悅/呂明響/圖)

藝體班的女孩子在首師大老師的帶領下在舞蹈教室練舞。地震后,為了讓孩子們早日走出災難的陰影,北川中學加大了藝體類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課力度,并針對學生個性特長組織各類興趣小組,以首都師大師生組織的專業教學團隊為中心,開展經常性多樣性的藝術教育活動,發展學生的藝術特長,鼓勵高中生報考藝體類院校(5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鄭悅/呂明響/圖)

藝體班的男孩子在首師大老師的帶領下在舞蹈教室練舞。地震后,為了讓孩子們早日走出災難的陰影,北川中學加大了藝體類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課力度,并針對學生個性特長組織各類興趣小組,以首都師大師生組織的專業教學團隊為中心,開展經常性多樣性的藝術教育活動,發展學生的藝術特長,鼓勵高中生報考藝體類院校(5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鄭悅/呂明響/圖)

高一12班的何平在地震中失去了右手,但這絲毫沒有減弱他對乒乓球的熱愛?,F在,他可以用左手把乒乓球打得很好,甚至還贏過右手持拍的同學(4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鄭悅/呂明響/圖)

北川中學有個“輪椅樂隊”很出名,成員是10個因地震致殘截肢的學生。去年11月溫總理訪問北川中學時,他們曾為總理演奏。如今,他們都已佩戴假肢,無論身心,都看不出和健全人有什么兩樣。圖為他們正在校園草坪上為即將到來的赴京演出排練(5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鄭悅/呂明響/圖)

“輪椅樂隊”的排練間隙,北川中學的義務外教蘭迪跑來為孩子們助興,他和學生們一同唱起了《加州旅館》(4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鄭悅/呂明響/圖)

由于臨時校舍的食堂里桌椅很少,北川中學的學生們都已習慣打了飯在露天享用(5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鄭悅/呂明響/圖)

學生在臨時校區內創作壁畫。(新華社記者 鄭悅/呂明響/圖)

臺灣學者傅佩榮教授為北川中學的學生們做完講座后,向他們派贈了去年地震后演講的光盤,短短幾分鐘時間內,五百張光盤被一搶而空,意猶未盡的同學們拿著光盤或自己的筆記本把傅教授圍了個水泄不通,紛紛索要簽名,表達了他們對傅先生的喜愛(4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鄭悅/呂明響/圖)

網絡編輯:merak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