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起兮 馥香飛揚——首屆漢酒文化大會隆重召開
2024年11月13日,由中國酒業協會文化工作委員會主辦,河南皇溝酒業、鄭州日報社承辦的“大風起兮 馥香飛揚——漢酒文化大會”在鄭州舉行?;蕼暇茦I以弘揚中華文化精神、延續中華歷史文脈、堅定中華文化自信為己任,對漢文化賦能豫酒發展做出積極的創新表達。各界嘉賓、領導,多家媒體齊聚于此,共同見證了漢酒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時刻。
文化創新,重現傳承的漢代風華與酒韻
漢代文化在中華文化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影響深遠且廣泛。酒是農耕文明的產物,也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本次漢酒文化大會在會場設置展示區演繹了2000多年前漢代釀酒技藝、酒飲、酒禮等眾多漢代文化場景。作為漢酒大會文化展演重要組成部分,此次大會通過集中呈現“漢畫像石、瓦當、舞樂、宴飲酒禮”以及漢代釀酒技藝,再現了漢酒文化在中國酒文化發展演變中的高光時刻。
皇溝酒業不僅是漢文化的傳承者,也是漢文化的傳播者?;蕼橡ハ憔圃谡砼c傳承漢代釀酒古老技藝的“復式發酵法”基礎上,通過守正創新,集萃諸多釀酒工藝精華,以多曲多糧,釀成多香多味且自成一體,風味獨具,與會者在品鑒馥香美酒的同時,更領略到漢酒文化的獨特韻味?;蕼暇茦I傾力打造視聽文化盛宴——馥香漢宴也是將酒禮文化、詩酒文化融入漢宴場景,讓更多的人了解皇溝酒的文化魅力和價值。
活動為與會者設置了簡牘簽到、“石刻拓印”等豐富多彩的漢文化體驗項目,讓參會者可以沉浸式深入體驗漢文化。這些互動環節不僅增強了參與者對漢文化的感知,也使漢文化不再是遙遠而抽象的概念,而是可觸摸、可感受的生動體驗。這種沉浸式體驗加深了人們對漢酒文化內涵的理解,進一步推動了漢酒文化在現代社會的傳承與傳播。
以漢文化為帆,領航豫酒發展新征程
皇溝酒業董事長高全友在致辭中強調了文化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他講到,皇溝酒誕生于漢興之地,無論從釀藝傳承,還是文化弘揚,都責無旁貸,是企業使命更是產業使命。研究漢文化,弘揚漢文化,復興漢文化,從2000多年的漢文化中汲取智慧,以文興酒,以文興業、以文化人,以堅定不移地貫徹“品質、品牌、品味”的“文化三品戰略”,引領企業邁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他表示,首屆漢酒大會的召開且由皇溝酒業擔綱承辦,是行業寄予的厚望,是產業賦予的使命,是豫酒振興在新時期號角的催征?;蕼暇茦I將持續堅定文化自信,品質自信,道路自信,堅定志不改、道不變的決心,堅持走文化驅動企業發展的成長之路,把文化之魂融入企業高質量發展中,踏踏實實釀造幸福,讓更多的消費者,通過一杯皇溝馥香美酒,為“幸馥”美好增添獨特風味。
鄭州報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鄭州日報社社長盧士海指出,皇溝酒業從漢興之地崛起,成為豫酒新勢力品牌,戰略規劃清晰且具前瞻性。自今年五月起,鄭州日報參與《馥香雅集·大風起兮》策劃,記者深入一線,挖掘一杯馥香美酒源頭所在地永城和商丘的漢風遺韻。這種協會、媒體與企業合作的傳播模式是文化與酒在新時期傳播的創新之舉,為行業發展、企業創新和媒體融合提供了新方向,預示著皇溝酒業在以文興業、以文興酒的高質量發展道路上潛力巨大。
河南省商務廳流通業發展處處長、河南省酒飲品產業鏈工作專班辦公室副主任李文才表示,皇溝酒業長期致力于弘揚和傳承漢文化,以馥香美酒致敬美好生活,為豫酒賦予新內涵,開拓新氣象。通過文化力量提升消費者對白酒風味的認知、認同和消費黏性。同時,對皇溝酒業提出期望,希望其在提升馥香品牌文化內涵和價值的同時,踐行重要使命,為美酒文化研究和經濟協同發展注入動力,進一步發揮文化在酒業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揚漢酒之名,賦能中國酒業新發展
美酒的品質是由其文化品質與物質品質共同構成。品質個性化+文化個性化,是中國名酒的成功之道。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在大會上以《以文化酒 酒以載道》為題發表重要講話,皇溝酒業在高全友董事長帶領下,經過 20 多年傳承創新,實現酒的品質個性化。依托永城文化資源,將漢文化作為酒文化個性表達,推出馥香漢宴,開展漢文化與美酒相關活動,承辦漢酒文化大會,這一系列舉措是樹立中國酒文化理念的重要行動,也是酒文化創新表達的體現。
漢文化與酒文化關系密切。尤其是中國白酒,人類社會最早的蒸餾酒便誕生于漢代,也就是公元前8年。南昌2016年出土的?;韬钅?,證明了中國西漢時期便有了蒸餾酒。也就是中國白酒。
酒文化,既是漢代輝煌酒文化的表達,也是以漢民族為主體的華夏酒文化的表達。中國漢代酒文化,是一個新課題。宋書玉理事長從三個方面對中國漢代酒文化這一新課題作綱領性指導:
為什么要提出“漢代酒文化”“漢代酒文化”的顯著特征如何整理、傳播、推廣“漢代酒文化”
針對為什么要提出“漢代酒文化”這一重要課題,宋書玉理事長認為,是構建“中國酒學”的需要、拓展“漢文化圈”的需要、產業發展的需要。如何整理、傳播、推廣“漢代酒文化”?宋書玉從“三個構建”作出指導,構建一致的酒文化體系、構建一致的整合傳播體系、構建一致的出海行動戰略。首先要突出個性化。漢代酒文化應該有整體一致的文化特征。構建一致的中國酒文化體系,要求我們必須加強文化自信、文化自覺、文化自強,樹立鮮明的“中國酒文化”理念,百花齊放,美美與共,個性化表達中國酒文化。他進一步強調,中國酒是一個整體,酒文化具有共同的文化屬性。打造“個性鮮明、理念同步、行動統一、具有重大國際影響力”的“中國酒文化”和“中國酒文化圈”,是中國酒業的文化愿景!
漢酒文化研究院成立,酒業新文化與時俱進
大會舉行了漢酒文化研究院揭牌儀式,這一研究院落地皇溝,它為漢酒文化系統性研究、傳承和創新賦能酒業文化新發展提供了專業平臺。通過多學科、多領域專家學者的智慧共創,交流共享,挖掘漢酒文化時代價值,驅動酒業新文化建設與時俱進,助力豫酒高質量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該研究院的成立不僅將助力皇溝酒業在文化厚度、品牌高度、市場廣度、價值美譽度方面開啟新篇章,也為整個酒業樹立了文化與產業融合發展的典范。
馥香風味研究院與漢酒文化研究院的成立,對于傳承式創新的豫酒新勢力品牌皇溝而言,意味著其在十四五期間“品質為本,文化為魂、創新為先”方面形成了雙輪驅動,也錨定了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溯源千載酒香,“豫”見漢酒魅力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中華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鄭州市作家協會名譽主席程韜光在論壇分享中闡述了酒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五常仁義禮智信的緊密關聯。漢酒文化源遠流長,歷史文脈深厚,漢式酒局中的酒禮、酒德是中華文化傳承的重要體現,凸顯了漢酒文化在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為深入理解漢酒文化價值提供了新視角。
中國酒業協會文化工作委員會秘書長任志宏以《初論“漢文化酒圈”》為題深入剖析“漢酒文化圈”,并強調了首屆漢酒文化大會為何由皇溝酒業承辦。他指出:皇溝作為中國酒業新文化建設試點,擁有豐富文化資源,如永城產區的文化稟賦、芒碭山的漢興之地位、梁園的雅集之源意義,加上以漢文化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和管理者的文化素養,使其成為落地漢酒文化大會的理想之選,進一步強調了皇溝在漢酒文化發展中的特殊地位。
歷史學博士,商丘師范學院教授,商丘市國學文化促進會會長李可亭介紹了永城芒碭山梁國國王王后墓的《四神云氣圖》,這是河南省博物院鎮館之寶,也是研究漢文化的寶貴材料。它在漢文化研究和漢代文物發掘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填補多項空白,拓寬研究領域,增加研究深度,為漢酒文化研究提供更豐富文化背景支持,豐富了漢酒文化的內涵解讀。
河南省政協委員、鄭州市人大代表、著名考古學家、曹操高陵考古領隊潘偉斌從全國考古出土的釀酒器具進行深度解讀。他認為出土蒸餾器實物多出自漢代,而從其結構進行考古學分析,與釀酒相關,尤其是鄭州大學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科研團隊首次對?;韬钅钩鐾恋恼麴s器進行仿制和模擬實驗,證實其具有蒸餾酒的功用。而這一新發現糾正了基于李時珍《本草綱目》中“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的流行觀點,將中國蒸餾酒的出現時間提前至西漢時期。相關研究發表于學術期刊《中原文物》。
潘偉斌認為若推論成立,中國蒸餾酒起源將提前至西漢,這將改寫釀酒史,為漢酒文化研究帶來新方向和思考,推動漢酒文化研究向更深層次發展。
時光醞釀美酒,馥香開啟盛宴。
皇溝酒業六十六載矢志不渝堅守對漢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其獨特的馥香風味,是釀酒工藝的結晶,也是漢文化在酒中的獨特表達?;蕼暇茦I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胡曉鳴在馥香漢宴致辭中表示,此次大會是對皇溝和漢文化的深度耕耘。通過多種形式深入挖掘兩者內在聯系,將漢文化精髓融入品牌建設和產品內涵,使皇溝酒成為漢文化傳承與傳播的生動載體。
在漢宴上,通過舞臺演繹、產品展示、環節設置等,生動演繹了從漢興之地到漢酒之源再到漢酒文化圈以及最后形成馥香風味文脈的全過程。以傳承,致敬漢酒文化;以馥香,引領酒業創新?;蕼暇茦I秉持著“行穩致遠”的信念,傳承創新,抓住時代之機,共鑄輝煌新章。
此次大會是對漢代酒文化進行深入挖掘和展示,促進了中國酒業在文化層面的交流與融合。通過古與今的交融,經過文化溯源、內容深耕和創意創新,讓大漢氣象穿越千年,爍古耀今,為中國酒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文化活力,推動整個酒業朝著文化與品質并重的方向發展。
皇溝酒業表示,未來將繼續深入挖掘中國傳統文化、漢文化、漢酒文化的內涵,不斷創新發展,讓傳統的更傳統,讓現代的更現代。塑造具有皇溝特色的文化 IP,吹響文化的號角、揚起文化的風帆,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
內容來源:糖酒快訊、大河報
網絡編輯: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