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103歲翻譯家自述:活著就是勝利

責任編輯:吳悠

-福利預告-

8本高分好評新書,

點擊下方海報,

加入《一百年,許多人,許多事》

免費共讀營,即有機會獲得!

01

豆瓣評分8.5,楊苡唯一口述自傳

2023年1月27日晚,一位103歲老人在南京逝世,走完了她傳奇而精彩的一生。

她叫楊苡,原名楊靜如,我國著名翻譯家,首創了《呼嘯山莊》的譯名。楊苡出生簪纓之家,門庭恢弘,很多家人都赫赫有名,你可能也熟悉。

少年時代的楊苡。

她的叔祖父楊士驤,官至清末直隸總督。另一叔祖父楊士琦則是袁世凱智囊。祖父楊士燮,曾任杭州知府、淮陰知府。

父親楊毓璋,曾留學日本,民國時期天津中國銀行首任行長,家資頗豐。兄嫂楊憲益、戴乃迭,曾翻譯《紅樓夢》《儒林外史》。姐姐楊敏如,古典文學專家,姐夫羅沛霖,新中國兩院院士。丈夫趙瑞蕻,翻譯家,《紅與黑》中文首譯者。

而她與朋友、閨蜜的故事,也令人印象深刻。與巴金互通書信,同穆旦心心相惜,和王樹藏、陳蘊珍深夜舞著甘蔗回宿舍,被沈從文夸獎是“三個勇敢的少女”……

左起:戴乃迭、楊憲益、楊苡、趙瑞蕻、蕭亦五,在南京國立編譯館院內。

一個世紀呼嘯而過,再回首,楊苡的人生幾乎就是時代潮起潮落的縮影。

童年深宅,北洋軍閥混戰,“五四運動興起”。

少年爛漫,日寇侵華,民族存亡之際。

求學之路,從西南聯大輾轉中央大學,在炮火中拾起友情、愛情;又經抗戰勝利、新中國成立。人生的過往,命運的分量,都成為她臉上閱盡千帆的從容。

1951年,楊苡一家合影。

因為長壽,她幾乎看到了所有人的結局,生老病死,榮辱浮沉,都成為腦海里有頭有尾的故事,如鏡頭似的頻頻閃回。她說:我雖然是個平凡人,卻也有許許多多的人可念,許許多多的事想說。

這些“碎碎念”,最終被結成一本《一百年,許多人,許多事:楊苡口述自傳》。南京大學教授、學者余斌,歷時十年記錄,用傾聽抵抗遺忘,以細節通向歷史的溫度與真實。

 楊憲益兄妹三人談笑風生,左為大妹楊敏如,中為小妹楊苡。

家族舊事、翡翠年華、求學之路、山河故人,一個世紀的人和事,猶如長卷徐徐鋪開,娓娓道來。真實,是它的內核,也唯有真實,才擁有直擊人心的力量。

余斌說,我有意無意間充當了楊先生和讀者的中間人,它應該是一部可以面向大眾讀者的口述史。這本書,豆瓣評分8.5,位列豆瓣2023年度歷史文化圖書NO.2。

這本書,值得我們一起讀。

《一百年,許多人,許多事》

免費共讀營

點擊下方二維碼立即報名

 

添加小末微信,回復關鍵詞【共讀】即可免費報名,小末會邀請你加入【一百年,許多人,許多事】共讀群。

本期課程限時5天,活動期內連續5天學完、打卡全部課程即獲贈南周App100積分。打卡區再抽取8位讀者每人贈送一本新書。

02

人生值得一過,活著就是勝利

攤開長卷,往事如煙,在波瀾不驚的敘述后面,我們能感受到楊苡觀人觀世的豁達。巴金說,長壽就是懲罰。她則說,人生值得一過,活著就是勝利。

她堅韌也天真。能清晰記得小時候家門口的樹,上面還有小蟲子。晚年房間里擺了很多布娃娃,被媒體親切稱“百歲少女”。

她出身權貴之家,卻懷有出走的決心。“年輕的時候,我對家的印象很糟糕,鴉片、小腳、姨太太,讓人氣悶的生活方式……”“我最強烈的沖動,就是像《家》里的覺慧那樣,離開家,擺脫那個環境,到外面廣大的世界去。

 八十年代,黃裳、巴金與楊苡在巴金寓所?。

她敢愛也敢“恨”。與“大李先生”等待、誤會、終錯過。吐槽丈夫趙瑞蕻虛榮、小器、糾纏不休、沒有眼力勁。同摯友穆旦分別,情愫流動:“More than friendship,less thanlove

在楊苡繽紛的流年里,還有許多人許多事:身為“姨太太”的母親、稱呼“哥der”的楊憲益、要求周記寫真話的國文老師、大轟炸抱著頭躲避的俠女施劍翹……都在她平靜的心湖中,投下或深或淺的悸動,也給我們留下一份回望時代的顯影。

清華讀書期間的穆旦。

03

南周免費共讀營

一個人的經歷、觀察、研究,化為紙上的一字一句,凝聚了溫度、思想與力量。

這是今年我們第三次舉辦免費共讀營,從胡安焉《我在北京送快遞》到方志遠《明代國家權力結構及運機制》,再到今天的《一百年,許多人,許多事:楊苡口述自傳》,我們一起翻開故事,見證人物與時代的交響,也錨定了時光的坐標。

本期課程亮點

5天免費課程,精讀楊苡唯一口述自傳

豪門深宅的吉光片羽,揮之不去的故人陳跡、私藏心底的少女心事、親身經歷的時代洪流……從24萬字著作中提煉一代知識女性的人生:閱盡千帆,美無倦意。

100+分鐘音頻,通往歷史的溫度與真實

播客形式,緩緩奏響個人與時代的交響曲。清末,楊家是如何興盛?北洋軍閥時期,舊式大家族生活都有哪些講究?國難當頭之際,與“大李先生”為何相約但錯過?在西南聯大,朱自清、沈從文又有哪些趣事?

20000字文字詳解,感受豁達處世態度

南方周末文化部記者潘軒拆書2萬字,用通俗易懂的筆觸,詳述楊苡處世的樂觀豁達,治愈當代人的“精神內耗”,無論順流逆流,一個“好玩”可以去抵消命運的分量。

《一百年,許多人,許多事》

免費共讀營

識別下方二維碼立即報名

04

課程大綱

第一章:百歲翻譯家楊苡口述真實人生

◎百歲老人的回憶

◎舊家與新人

◎家的敗落

第二章:舊式大家族兒女楊苡的家族回憶

◎母親和姐姐

◎哥哥楊憲益

◎其他人物

第三章:楊苡在中西女校的十年

◎中西女校是一個什么樣的學校?

◎好玩天性與快樂教育

◎動亂時期的心情

◎與巴金通信,結識“大李先生”

第四章:作為西南聯大學子的歲月

◎艱難的求學之路

◎楊苡的聯大歲月

◎大李先生、趙瑞蕻和穆旦

◎楊苡懷孕、中斷學業

第五章:在重慶,“家庭婦女”楊苡重新成為學生

◎在中央大學重新成為學生

◎舊人重逢

◎離婚、噩耗以及抗戰勝利

05

本期講師

潘軒

南方周末文化部記者

1997年底,巴金住院,楊苡去看望這位陪伴了她大半生的心靈導師,說話都很困難的巴金費勁叮囑:“多寫!”這是他們最后一次見面。

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呼嘯而來,又呼嘯而去,在回聲中,楊苡一直年輕。

//

本期共讀營還為大家準備了福利

8本精心挑選的新書

幾乎都是各自領域的高分經典

加入共讀營,即有機會免費獲得。

一起看看書單吧,有你期待的嗎?

《82年生的金智英》

東亞女性主義文學開山鼻祖之作。一個女孩要經歷多少看不見的坎坷,才能跌跌撞撞地長大成人。

金智英,成長于公務員家庭,一家六口人住在三十三平的房子里。她就是那種你每天都會迎面遇到的普通女孩。從小,金智英就有很多困惑:家里最好的東西總是優先給弟弟;雖然女同事居多,高管卻幾乎都是男性;三十一歲結了婚,在眾人“順理成章”的期待下,辭掉工作成為一名全職母親。

她不是“金智英”,她是“你和我”。

《問道江南西》

 

所謂“問道”,問的是小說里這些人物和歷史背景,暗含了江西書法文化傳承的脈絡。從懷仁到八大山人到傅抱石,從迷路的藝術家,到盲人戲班暮年的歌者,問道的方式是那樣繁多,每一種方式都代表著一種“我要這樣活”的勁頭和念力。道是命運,是所求,“以為道在繁華,而其實道在田間一盞燈下”。

《明代國家權力結構及運行機制》

一幅明代政治生態全景圖,一部經典明代政治制度史,絕版十五年終再版——揭示明代國家權力的內部結構、運行法則和演變過程,探尋中國古代社會制度的本質特征。

《棲居于大地之上》

 

我們的世界發生了什么變化?科學家的話是否代表了權威?哲學究竟是什么?面對生態威脅,我們應該怎么辦?與哲學大師拉圖爾生前的最后一次對談,飽覽拉圖爾的哲學生涯。生態哲學的啟蒙之作,凝練拉圖爾一生思想結晶。

《入瓷》

本書共收錄9部《收獲》《人民文學》《十月》《北京文學》等國內知名文學雜志近期發表的優秀中篇小說,梁曉聲、葛亮、石一楓等9位知名作家,或寫城鄉變遷之中不同群體的遭遇,或寫知識分子的生存現狀,或探索人性、命運與情感的交織,聚焦平凡人的生活狀態和人際關系……

《出祁山:諸葛亮北伐得與失》

 

浙江人民出版社經緯度叢書系列之一,暢銷歷史作家袁燦興新作。本書以三國時期蜀漢政權的北伐“出祁山”為中心,論述了劉備的蜀漢政權的建立和戰略規劃,通過對諸葛亮治下蜀漢的征兵制度、征稅制度、劉備嫡系與當地官僚的斗爭等,分析了諸葛亮北伐失敗的原因。

《什么是情感史?》

本書為世界史學史專家、光啟情感史主編王晴佳教授多年來介紹與實踐情感史研究的論文集,系統梳理情感史的緣起與發展、理論與價值、方法論與認識論,并在此基礎上以案例研究對上述問題進行探討。

《中國哲學史》

本書對中國哲學史的解讀有新穎之處,不再圍繞知識的研究和方法理論的闡述,而是結合諸子百家不同的思想立場,用西方邏輯,按照時間線索將中國哲學的精神和德行的修養功夫,按照道、理、用的框架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一百年,許多人,許多事》

免費共讀營

點擊下方二維碼立即報名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