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貝人的DNA揭示更真實的歷史
分子生物學的手段在研究龐貝歷史時給人們帶來了新的證據,并糾正了過去的一些錯誤認知。
責任編輯:朱力遠
歷史的真實性從來都受到質疑,但是,如果采用科學證據,如DNA鑒定,就有可能還原更真實的歷史?,F在龐貝人的DNA就在改寫新的歷史敘事。
龐貝古城(Pompeii)是亞平寧半島(意大利)西南角坎帕尼亞地區一座古城,距羅馬約240千米,位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附近,維蘇威火山東南腳下10千米處。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埋葬了龐貝和城里所有居民。龐貝古城面積64-67公頃(0.64-0.67平方千米,1公頃= 0.01平方千米),按家庭人口計算,居住著1.1萬-1.15萬人,但另有統計表明,火山爆發時龐貝大約有2萬-3萬居民。因此,被火山埋沒的居民可能在2萬以上。
龐貝廢墟。視覺中國|圖
多年來,關于龐貝城和龐貝人的歷史有種種演繹,但剛剛發表在《現代生物學》上的一項研究揭示了不少新的真相,并且糾正了過去的一些錯誤史實和認知。美國哈佛大學和意大利佛羅倫薩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從龐貝遇難者高度破碎的遺骸中提取了一些DNA,重點研究了86具正在修復遺骸中的14具。通過對這些遺骸的DNA測定,以及借助鍶同位素的測定,進一步揭開了龐貝居民的性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