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躍華 | 醫院探望鐘叔河先生
這次訪談觸及先生一段情感歷程。先生平反出獄后,補發了六千元工資,征得夫人朱純同意,帶二女兒同往王家送上三千元。從此,先生一直接濟著這位終身未嫁、退休金并不豐厚的異性知己。
責任編輯:劉小磊
2013年的鐘叔河。秦穎 | 攝。
鐘叔河先生不能說話、進食了,我心里十分沉重和難受。
2024年9月18日,他還打過電話:“蕭躍華,《中國新聞周刊》最近發表了一篇寫我的文章,你幫我買十本雜志?!?/p>
“馬上落實?!蔽覉蟾鎳鴳c回長沙,想聊聊他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致中宣部出版局局長伍杰(1930-2022)的三封信,先生慨然允諾。
我放下電話問同事有沒有熟人,得到明確答復“沒有”后,上網查了聯系方式,找到了發行部門承辦人。周刊總第1156期刊發了記者倪偉的《持炬者鐘叔河》,他觀察很仔細:“有時,為了說清楚一句話,他需要靜止半晌、積蓄體力,似乎使出了全身力氣?!?/p>
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聽到先生熟悉而又親切的聲音。
“我當然是一個有缺點的人”
鐘先生致伍杰的這三封信,由“小兵張嘎博物館”館長殷杰收藏。
第一封答復伍杰推薦黃右昌《溇江詩選》。說在學寫舊體詩的今人之中,他算是寫得好的,不過拿來出版,講老實話還欠火候,“當然先要出幾個有名的詩人的作品,如李群玉、胡曾、鄧輔綸、寧調元等,再相機把黃右昌先生這本夾進去”。
第二封向伍杰“告狀”。說“山東師范大學九三學社支社夜大學辦公室”向全國各地發出“周作人著作征訂單”,價格定得特別高,比我們岳麓書社高出七八倍,“顯系非出版單位,不知他們何以反而能夠印行我們不得印行的書籍?”
第三封向伍杰匯報思想。說四川的商調函早已到湘,催他趕快報到。但您和京中另外幾位同志的好心勸告始終縈繞心頭,自己與“岳麓”也確實有了一些感情,“只要他們不為已甚,不專門來找我的麻煩挑我的刺,我還是會在‘岳麓’支持下去的”。
前兩封寫于先生任岳麓書社總編輯的時候。后一封寫于先生“一人一票”落選岳麓書社總編輯之際,前三段可作注腳:
我當然是一個有缺點的人,本不適于做行政工作。不過我想,如果“岳麓”不在湖南,而在四川、山東,所受的重視和支持總不會比“巴蜀”“齊魯”差得太遠吧?為什么在湖南干了活還要背黑鍋呢?
上面的人事糾葛我不能理解,亦不愿去理解,不過因為他們的恩怨,要我們夾在中間受氣,就有些想不通了。
本單位的人事問題,我看根子也在上面,總不能讓干事的人反而受不干事的人的氣吧?貓是要捉老鼠的,出版社是要出書的,離開工作去說“團結”,我看也“團結”不好,問一問任何一個岳麓書社的工作人員就行了。
三封信背后都有故事,聽先生解釋解釋、說道說道,整理出來就是出版史上的一篇好文章。
“你帶來的臘豬肝、臘肉我都聞味了”
我與先生約定,每次見面聊個話題。
甲辰正月初六(2月15日),聽鐘先生談“文章”與“文學”(整理成文后刊于《文學自由談》2024年第4期)。這是春節前約好的題目。他一邊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