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輝 | 胡林翼見洋船考

琦善、耆英作為“投降派”,早已被摒棄于權力中心之外,他們的外事經驗無法傳承下來;而處于權力中心的胡林翼們,則不得不從實踐中重新積累經驗,親見或親聞洋船之威,才可能再次認識到“洋人之勢”,認識到琦善、耆英當年本已認識到的事。

責任編輯:劉小磊

1853年7月14日,美國海軍準將佩里一行首次登陸日本。

1853年7月14日,美國海軍準將佩里一行首次登陸日本。

一、黑船來航

以前看過一點大河劇《龍馬傳》,特別留意到第五集里的一個“名場面”:為了看美國的“黑船”,坂本龍馬偷偷跑到浦賀,在那里還遇上了長州藩的桂小五郎——即后來“維新三杰”之一的木戶孝允,“在巨大的船身面前,龍馬的刀渺小得一無是處。不到一眨眼工夫,龍馬和小五郎已浸在海水中?!芪魑鞅忍枴て鸬木蘩?,將龍馬和小五郎吞沒?!?span class="nfzm-web-style--kaiti" style="font-family: 楷體, 楷體_GB2312, SimKai,Kaiti, Kaiti SC, STKaiti;">(據福田靖、青木邦子《龍馬傳Ⅰ》小說版,陳嫻若譯,譯林出版社2013年版,第98頁)

所謂“黑船”,本是泛指西洋船,當時為防銹蝕,西洋船的外殼皆涂以焦油,故呈黑色,到后來則專指先進的蒸汽船。1853年,美國海軍準將佩里率炮艦強闖江戶灣(即今東京灣)浦賀海面,強迫幕府開國,遂于次年簽訂《日美親善條約》,是為東亞史上著名的“黑船事件”。坂本龍馬本是“攘夷”派,也就是排外的,按電視劇的情節,他是見識了“黑船”的厲害之后,才明白武士刀無法與“黑船”對抗,才轉而成為“開國”派的。

龍馬是日本民間最景仰的歷史人物之一,甚至沒有之一,而“黑船來襲”又是“開國”的標志,等于是日本近代史的開端。龍馬加上桂小五郎,一起與“黑船”相遇,這個場景顯然極有戲劇性。但不難想象,這想必是虛構出來的,龍馬身為土佐藩的武士,當時是不可能跑到最前線浦賀去的。

試看司馬遼太郎的筆下:“嘉永六年六月初三,也就是美國東印度艦隊抵日的那一瞬,日本史隨之一轉,進入了幕末的風云時代。龍馬的命運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但是當天他卻并不明白所謂黑船意味著什么。聽武市講完黑船之事后,他突然覺得肚餓?!?span class="nfzm-web-style--kaiti" style="font-family: 楷體, 楷體_GB2312, SimKai,Kaiti, Kaiti SC, STKaiti;">(《坂本龍馬》第一部,岳遠坤譯,南海出版公司2011年版,第47頁)其實龍馬什么時候聽說“黑船”,多半亦不可考,司馬遼太郎這個情節大約也是虛構的,只是他的虛構節制了許多,沒敢說龍馬親眼見到了“黑船”。對照這個細節,用不著查對專門史料,我想就足以判斷,龍馬見到“黑船”定是編劇者言,當不得真的。

日本維新志士坂本龍馬(1836-1867)。

日本維新志士坂本龍馬(1836-1867)。

龍馬見“黑船”的情節,固然引人入眼,卻只是今人虛構的;而在中國近代史上,有胡林翼見洋船的軼事,跟龍馬見“黑船”的情節如出一轍,卻是于史有征的。

這個軼事的文本見于薛福成《庸盦筆記》卷一“藎臣憂國”一則,全文如下:

有合肥人劉姓,嘗在胡文忠公麾下為戈什哈,既而退居鄉里。嘗言楚軍之圍安慶也,文忠曾往視師,策馬登龍山,瞻眄形勢,喜曰:“此處俯視安慶,如在釜底,賊雖強,不足憂也!”既復馳至江濱,忽見二洋船鼓輪西上,迅如奔馬,疾如飄風,文忠變色不語,勒馬回營,中途嘔血,幾至墜馬。文忠前已得疾,自是益篤,不數月,薨于軍中。蓋粵賊之必滅,文忠已有成算,及見洋人之勢方熾,則膏盲之癥,著手為難,雖欲不憂而不可得矣。閻丹初尚書向在文忠幕府,每與文忠論及洋務,文忠輒搖手閉目,神色不怡者久之,曰:“此非吾輩所能知也!”噫!世變無窮,外患方棘,惟其慮之者深,故其視之益難,而不敢以輕心掉之。此文忠之所以為文忠也。

這里說的“楚軍之圍安慶”,指1860-1861年間湘軍圍攻安慶之役,在太平天國立場來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