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墓重見天日:“東吳諸葛亮”是軟弱的投降派嗎?
對于孫權來說,張昭不僅是其長輩、監護人、老師,更是長期以來孫吳的實際執政者。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對,張昭會第一時間跳出來指責。
責任編輯:陳斌
2024年11月7日,南京市考古研究院稱,在南京發現了張昭家族墓。目前,野外發掘工作已結束,考古人員正在推進文物修復和資料整理工作。
張昭,三國時期東吳重臣。但是對于大部分國人來說,這是一個僅僅存活在順口溜里的人物,也就是所謂“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名頭聽起來很響,竟然能和歷史上的“萬人迷”周郎并列。然而除了這句贊美,很多人對張昭到底有過什么事跡卻毫無印象。
張昭之于孫權如諸葛亮之于劉禪
而對于《三國演義》的忠實讀者來說,張昭不只是在書中存在感不強,而且僅有的一些印象還很差勁:
不管誰打過來,他都勸孫權趕緊投降??沼兄敖瓥|第一謀士”的名號,卻分明是一個廢物老古董。還特別喜歡在朝堂上絮絮叨叨,一開口就是投降投降,聽得大家耳朵都快生繭子了。有時候真想跟他說,老張啊,你能不能換個臺詞,江東的英雄兒女可不想整天聽你這些喪氣話。全書翻下來,也沒見他使出啥高明的計策,整個一有名無實的角色。
因為《三國演義》中的張昭過于熱愛投降,還被三國迷們起了一個“帶投大哥”的外號。而歷史上真實的張昭,卻完全不同于《三國演義》里的角色。甚至可以說,他是東吳少有的能讓孫權展露出人性一面的人。
梳理張昭的一生,會發現他和孫權的關系,其實不像普通的君臣,而更像是師生甚至親人?!度龂萘x》中說孫策死前,曾向吳太夫人囑咐遺言,提到了那句著名的“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這實際上是小說杜撰,而真實的歷史里,孫策死前想到的輔政大臣只有張昭,并無周瑜。史書記載,“策臨亡,以弟權讬昭,昭率群僚立而輔之”。
而且張昭還不是普通的輔政大臣,是諸葛亮級別的托孤重臣?!稄堈褌鳌酚涊d,孫策把孫權托付給張昭時說:“要是仲謀不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