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從歷史到演義:一把大火,各自表述
因為私人感情敗壞家國大業,當然是不對的;可是,如果一種家國大業,讓私人感情都沒有留存的空間,那樣的社會,一定是非??膳碌?。
一個允許多種重要價值并存的文明,才有彈性和韌性,才能經歷幾千年多災多難的歷史,仍然有它的生命力。
責任編輯:陳斌
赤壁之戰大名鼎鼎,但歷史上的赤壁之戰,堪稱是一團迷霧籠罩中的戰爭?!度龂尽防镪P于赤壁之戰的內容,少得可憐,而且零零碎碎。因為和官渡之戰不同,這是曹操失敗的戰爭,所以曹魏方面不希望多說;蜀漢方面,蜀漢沒有修過自己的官方史,也就沒有留下多少材料;《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出生在赤壁之戰后二十多年,他要找當事人做口述史,也已經并不容易;東吳方面,這是他家的光輝歷史,資料倒是相對多一些。
《三國志》中的赤壁之戰
把《三國志》的零碎內容拼起來,赤壁之戰大致是這么個過程:
建安十三年冬天,孫權得到了曹操已經占領荊州的消息,躍躍欲試,很想和曹操較量一下??上窒碌娜舜蠖鄶挡恢С?,這個心態很好理解:一是覺得打不過,二是本來就不想打。
投降曹操可恥這個想法,是后來發明出來的。這時多數人的認知里,曹操確實就代表漢朝,歸順朝廷不挺好嗎?大家不好意思直說的是,你孫家是滿手沾滿血污的軍閥,追隨你也沒什么體面。
三個人,幫助孫權下定了和曹操一戰的決心。
一個是諸葛亮,諸葛亮用了三招:
第一招是激將法,對孫權說,我家劉豫州是了不起的人物,不能降曹操,但你這樣的,可以降?!@種話術,是很容易把事情談崩的,而且仿佛有蘇秦張儀之風,不是大政治家風范。所以很多研究者對諸葛亮這番話評價不高。不過當時孫權少年君主,急于證明自己,特別怕被瞧不起,所以也可以說是有針對性吧。
第二招是證明劉備的實力還不弱。
曹操那邊勢力那么大,你又剛打了個敗仗,你得證明你還有聯合的價值,是個夠資格的盟友。
諸葛亮亮出來的劉備的資產:
一是關羽麾下有“水軍精甲萬人”,這個是劉備手里真正的精華,后面會講到,關羽的水軍戰斗力是極其恐怖的,不過當時這支部隊的戰斗力還沒有被實戰證明過,所以對孫權來說,大概只是一個數字,體會不到這個數字的質量。
二是“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這個孫權比較熟悉,畢竟從孫策時代開始,江東就在攻打江夏郡,彼此有豐富的交手經驗。孫權的印象大概是這支部隊是我手下敗將,強不到哪里去,但也還成。
諸葛亮第三招是論證曹操的軍隊看似強大,但有致命缺陷。
具體又是三點:第一,長期高強度作戰之后,軍隊已經疲憊;第二,北方人,不習水戰;第三,荊州民心并未歸附曹操。
諸葛亮的說辭,對孫權是有觸動的,他算是比較出色地完成了任務。這是正史有記載的諸葛亮第一次為劉備立下重要功勛。赤壁之戰后,諸葛亮被劉備任命為“軍師中郎將”,就是“軍師”這個頭銜,是赤壁之戰后,諸葛亮才有的;這時候,關羽是蕩寇將軍,張飛是征虜將軍,趙云是牙門將軍,諸葛亮的級別仍然比他們要低。這就是行政系統,不管諸葛亮這時實際地位如何了,面兒上的東西,還是得慢慢來。
另一個幫孫權下定決心的是魯肅,魯肅向孫權證明,我們歸順曹操沒關系,以后還有官做;就是你不行,你投降了曹操,你這輩子就完了。
還有一個是周瑜,最關鍵的還是周瑜。
周瑜非常聰明,一上來先給曹操扣了一頂此后一千八百年曹操再也摘不掉的帽子:“操雖讬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辈懿偬柗Q是漢朝的丞相,但實際上是漢朝的奸賊。
從前面周瑜和魯肅的談話看,周瑜引用謠言,證明漢朝注定馬上要完,江東要出新皇帝了。周瑜自己才是漢賊,你都宣揚漢朝要完了,你還不是漢賊?
但周瑜是那種非常聰明的高干子弟,看大家急于投降曹操的樣子,就知道宣揚孫權可以當皇帝,根本沒有群眾基礎。所以他先給曹操腦袋上扣個屎盆子,然后說,我們是來打掃衛生的,“為漢家除殘去穢”,宣揚自己是大漢忠臣。漢朝的合法性這東西,我不信,但既然你們都信,我就利用起來壓你們。
然后周瑜比諸葛亮更全面深入地討論了曹軍存在的問題,更主要的是,周瑜身上就閃耀一種我軍必勝的信心,有沒有劉備都沒有關系。
一番話把孫權說激動了,宣布和曹操勢不兩立。
是曹操主動開戰的嗎?
然后,看曹操方面。
有個疑點是,曹操當時有沒有打算和孫權開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