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好奇到科研使命,守護生命的起點|螺旋新知
你知道指甲的生長速度嗎?
童年時期的周思為了找尋答案,特意設置了一個“實驗”:在指甲上劃一條線,觀察和記錄線的位置變化。多年后,她的多項研究成果相繼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上。只不過,現在的她更關注如何盡早預測孕期并發癥,并降低其對孕婦和新生兒的不良影響。
讓子癇前期不再困擾孕婦
“懷孕是極其復雜而辛苦的過程?!敝芩技尤肴A大基因智惠醫學研究院后,一直專注于生育健康領域的研究?!半S著研究的深入,我們發現,孕期并發癥在妊娠期,甚至產后依舊可能影響母親和孩子的健康?!?/p>
以子癇前期(preeclampsia,PE)為例,這種病癥主要發生在妊娠20周后,表現為高血壓、蛋白尿和水腫等,以及多臟器損害?!白影B前期是一種嚴重的妊娠疾病,影響全球2%-4%的孕婦,是導致孕產婦和新生兒死亡的主因之一?!敝芩冀榻B道。而且它的影響不會隨著妊娠終止而結束,可能增加母子心血管病、代謝綜合征和糖尿病的長期風險,是一類涉及到兩代人兩階段的疾病。
在臨床上,并非每位子癇前期孕婦都具備明顯的風險因素,許多看似“健康”的孕婦同樣可能會發生該病。因此,子癇前期的篩查對于早期預防、及時治療以及降低母嬰死亡率至關重要。然而,由于該疾病的異質性和復雜性,準確預測風險和開發有效的治療方法變得尤為困難。
為應對這一挑戰,周思所在的團隊聯合深圳市龍崗區婦幼保健院和深圳市寶安區婦幼保健院,開展回顧性隊列研究,全面呈現了子癇前期中不同類型cfRNA分子的轉錄組全景圖,并開發了兩個預測模型,能夠有效預測早產型和早發型子癇前期的風險。這一成果已發表在婦產科學頂級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上。
圖注:周思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
守護生命健康起點
困擾孕婦的并發癥不止子癇前期,還有許多妊娠疾病的早期預測方法匱乏。為此,周思所在的團隊與全國12家研究中心合作,發起了中國前瞻性多中心出生隊列研究。該項目已招募接近18,000名孕婦,收集了超過23萬的樣本,涵蓋妊娠早期、中期、晚期及產后四個關鍵階段的多種樣本。
“我們的目標是尋找妊娠高血壓、子癇前期、妊娠糖尿病等孕期并發癥的早期標志物,為臨床提供更有效的預測工具,從而提前介入,避免或減輕疾病的發生對母嬰的負面影響?!敝芩歼€分享了研究過程中一些特別的數據:“我們在10個省份中發現,廣東省兩孩及以上家庭的比例是最高的,其次是山東,幾乎是其他省份的兩倍?!?/p>
此外,她還提到,隊列研究發現地中海貧血的發生率在廣東省明顯高于其他省份,發病率也高出7倍,這讓她切實體會到了地貧的高發,以及早期篩查地貧的重要性。她補充道,“這些數據不僅揭示了地區差異,也反映了母嬰健康管理的復雜性和多樣性?!?/p>
“我們還觀察到一些值得注意的現象,一般而言,高齡孕婦(35歲及以上)屬于孕期重點關注對象,但在我們的研究中看到不少20歲左右的年輕孕婦生育的新生兒出現基因突變。這也提醒我們,各個年齡階段的孕期健康管理都至關重要?!痹撽犃械南嚓P成果近日已被流行病學頂尖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接收。
“未來,我們計劃在新生兒領域繼續開展復雜疾病研究?!敝芩佳a充道,“我們會在孩子新生兒期開始觀察,一歲、兩歲、三歲時繼續隨訪,關注抑郁癥、自閉癥以及遺傳性疾病等?!敝芩己蛨F隊希望通過組學研究揭示這些疾病的發病機制,為新生兒健康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從一點好奇到堅定的使命
回憶起小時候的趣事,周思感慨道,那時候的好奇心與探索欲,或許正是她科研旅程的起點。
“當然科研不僅僅是好奇,還需要深厚的專業背景支持。因此,我在高中和大學時期面對深奧的理論知識時,對科研的的理解就一個字——難!”直到讀博期間,周思開始接觸到應用型科研項目,嘗試去解答疾病的成因,并找到預測方法?!拔以俅未_認,我喜歡探索未知的感覺,每一次實驗成功,每一個數據點的揭示,都是對我努力的認可和回報?!敝芩挤窒淼?。
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看似簡單的科研通路有時卻走不通。每當遇到研究效果不達預期時,周思總是回想起在一次講座中聽到“科學家媽媽”中科院黃荷鳳院士的一句話——“在智慧與善良之間,我選擇后者?!?/p>
這句話深深觸動著周思?!叭绾斡幸惶?,我和我的團隊能夠研發出應用于臨床、服務孕婦的技術,為孕婦和新生兒群體提供幫助,便是真正意義上的善舉?!钡靼走@并不簡單,需要付出足夠多的時間去推進、驗證。
至此,科研不僅僅需要好奇或者專業,更是一份使命。
網絡編輯: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