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歲老人在美容店消費96萬:疑似認知障礙患者的權利如何保護?丨快評
2021年中國現存阿爾茨海默病及其他癡呆患者人數接近1700萬例。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如何認定這些癡呆病人的民事行為能力,保護他們的利益,也保護第三方的利益,保護交易安全和穩定,將日益成為一個問題。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媒體報道杭州一位75歲老年女性在某美容店消費近96萬元,引起廣泛關注。
據浙江廣電《1818黃金眼》欄目報道,這位75歲的老年人,近四年來,在一家美容店一共消費了近96萬元,其中不乏同一天內甚至幾分鐘之內總額近10萬元的多筆高額支付。
這一報道播出后,大多數輿論集中在討伐美容店詐騙老人,希望監管部門介入,幫老人討回巨額款項,對美容店進行處罰。但本文將聚集另一個問題,就是患有老年癡呆癥的老人,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如何保護他們的利益?
電視新聞報道中,這位75歲的老人看起來精神矍鑠,表達清晰,但是她也表示,自己不是一直這樣的。而老人的親屬說,老人有“老年癡呆癥”,節目展示的醫院病歷上,醫生診斷一欄寫著“輕度認知障礙(待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