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川俊太郎:詩歌的力量像小小的電子,但它會影響環境
2024年11月13日,日本詩人谷川俊太郎離世,享年92歲。谷川俊太郎生于1931年12月,在戰后崛起的日本當代詩人當中獨樹一幟,被譽為日本現代詩歌旗手,其作品在中國詩歌界也享有崇高聲譽。他的父親谷川徹三是日本當代著名哲學家和文藝理論家。
在日本,他被稱為宇宙詩人、國民詩人和教科書詩人。他的一本詩選集重印五十多次,售出八十多萬冊,他創作的歌詞和校歌每年版稅高達八十多萬美元。他用詩歌獲得巨大收益,也用詩歌感動了無數讀者,用童謠給孩子們帶來無盡的歡樂。但早年,他曾受到詩壇的冷落,因為他不愿像那些孤芳自賞的詩人一樣,將自己密閉在一個狹窄的圈子里,他更愿意為普通人寫作,從未在乎過自己的作品發表在那些高雅詩人不屑一顧的“沒有意義的”商業雜志上。
2013年,《南方人物周刊》采訪了谷川俊太郎,談到詩歌的力量時他說:“詩歌對社會的影響是非常微小的。盡管微小,這種力量也應該保持。和電子一樣,肉眼看不到小小的電子,但它會影響你的環境,詩歌也許就是這樣……在當下,詩歌與經濟、政治、軍事的力量是不能相比的,但在歷史長河里,再過100年、500年,也許詩歌的力量遠遠超過它們?!爆F重推舊文,紀念這位為普通人寫作的詩人。
責任編輯:周建平
谷川俊太郎 圖/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大食
對于學者加藤周一來說,20世紀日本只有3位詩人可以入他法眼:宮澤賢治,中原中也,和谷川俊太郎。
谷川俊太郎的作品在校園里廣為傳唱,在宮崎駿的電影里發出回響,商家甚至為他設計了一款名為“詩歌釣魚”的flash軟件:以不同詩歌命名的小魚游來游去,釣到一條魚,就釣到了一首谷川俊太郎的詩……
他被尊稱為宇宙詩人、國民詩人和教科書詩人。他在日本的流行程度,不亞于他所推崇的法國詩人普列維爾。
八十多部詩集、二十多部詩選集、二百五十多首歌詞(包括大學、中小學校歌歌詞)、近三百冊繪本、一百多冊譯著、幾十冊隨筆、劇本和編著,為市川昆的紀錄片寫劇本,為電影《鐵臂阿童木》和《哈爾的移動城堡》撰寫主題曲歌詞,翻譯查爾斯·舒爾茨的《花生》,為瑞士畫家保羅·克利的畫配詩,與寺山修司共同制作《影像書簡》影像帶,與覺和歌子合作電影《我是海鷗》……這是怎樣浩大的工程,意味著怎樣艱辛的勞作!
終生懷疑詩歌,卻每天伏案寫作,完成海量作品,這就是谷川俊太郎。他認為比起生活,詩歌是次要的。而他又是怎樣生活的呢?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他談到自己在婚姻中的狀態——他像許多文人一樣,避開世俗生活的責任,躲在工作室里寫詩,而他妻子像傳統的日本婦女一樣,含辛茹苦,白天帶孩子,晚上照顧他患有老年癡呆癥的母親,最后在巨大的壓力下開始酗酒。他向記者承認,他有過愧疚。如果可以回到從前,他愿意每天擠出一個小時,幫妻子做事。他說他的3位妻子是他的人生導師,盡管3次婚姻給他帶來了很多痛苦。
為什么寫詩?他的回答從來不像某些詩人那樣凌空蹈虛,而是像勞動者一樣老實巴交——必須養活妻子和孩子。在絕大部分國家的絕大部分詩人都要另謀生計的20世紀,靠詩歌養活自己和家人,只能說是做夢。而谷川做到了。他的一本詩選集重印五十多次,售出八十多萬冊,他創作的歌詞和校歌每年版稅高達八十多萬美元。他用詩歌獲得巨大收益,也用詩歌感動了無數讀者,用童謠給孩子們帶來無盡的歡樂。
早年,他曾受到詩壇的冷落,因為他不愿像那些孤芳自賞的詩人一樣,將自己密閉在一個狹窄的圈子里,他更愿意為普通人寫作,從未在乎過自己的作品發表在那些高雅詩人不屑一顧的“沒有意義的”商業雜志上。
他是一個活在自己宇宙中的詩人,也是用詩歌保持一顆清潔童心的詩人,政治、經濟、戰爭、社會變遷,20世紀的大動蕩、大起伏,對他來說都不是壓倒性力量,他的目光總是越過這些,抵達廣袤的天空或無限小的電子,擁抱神秘。他說,在最小的東西里他沒看到無,在最大的東西里他沒看到無限。
他不允許政治進入他的詩歌,不接受任何帶有政治色彩的文學獎,但他絕非象牙塔中人,早年他曾針對時事,寫過大量諷刺詩。
二十多年前,谷川俊太郎早年的朋友大岡信和鲇川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