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家基金公司2041只債基,誰跑贏誰跑輸?|2024年度“金標桿”

在債市回調期,大型基金管理公司前三名旗下債基均展現出超越同類的風控水平和收益能力,回撤幅度明顯低于同行。

排名靠后的大型基金管理公司均存在債基數量較多但超額收益債基較少的共性?;鸾浝怼耙煌隙唷爆F象突出。如博時基金管理公司存在一個基金經理掌管9-13只債基的情況。

排名靠前的基金管理公司同時具備基金資產凈值增速較快和超額收益債基較多的特征,排名靠后的基金管理公司則呈現基金資產凈值增速較慢和超額收益債基較少的共性。

責任編輯:豐雨

“股債蹺蹺板”效應再現。債券型基金(下稱“債基”)重倉者的心態備受考驗。

2024年9月,A股牛市“突襲”之際,債市暴跌,債基凈值一直上揚的態勢同步戛然而止。截至2024年11月15日收盤,中債新綜合全價指數仍未修復其2024年9月的跌幅。

在股票型基金發售火熱的映襯下,債基發行亦降至“冰點”。2024年10月,新成立債券型基金發行份額為134.83億份,創下2023年1月以來新低。雖然截至2024年11月15日,11月新成立債券型基金發行份額已恢復至286.72億份,但該數值遠不及同期新成立股票型基金的發行份額759.61億份。

近5年,貌似穩健的債市經歷過4次類似的劇烈震蕩。穩健型投資者青睞的債基是否果真“穩贏不賠”?哪家基金公司擁有更多長期高收益債基?哪些基金公司的債基跑輸了同行?

根據調整后(已對巨額贖回的債基異常波動情況進行特殊處理)的超額收益凈量級估值體系和規模分類規則(詳見《57家超百億級基金公司,誰家股票型基金是“時間的玫瑰”?|2024年度“金標桿”》),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對89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旗下2041只債券型基金進行7年、5年和3年三個時間段的同比測評,并制作公布“2024年度金標桿——債券型基金損益榜終榜”。

僅兩只債基虧損

哪些公司的債基被納入測評范圍?

經篩選,截至2024年6月30日,管理規模超千億元的45家大規?;鸸芾砉竞凸芾硪幠3賰|元的44家中等規?;鸸芾砉颈患{入測評范圍。截至2024年10月31日,它們旗下共有2041只債基符合統計評測標準。

測評結果顯示,上述89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所有符合7年期測評口徑的債基中,除民生加銀鑫享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官方簡稱為“民生加銀鑫享債券A”)和中??赊D換債券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官方簡稱為“中??赊D債債券A”)的7年期累計單位凈值增長率為負數外,其余債基的7年期累計單位凈值增長率均為正數。換言之,基民若在7年前投資上述89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債基并一直持有至今,基本浮盈。由歷史數據分析可見,“長期投資”的法則適用于絕大部分債基。

值得關注的是,個別被測評基金管理公司的整體單位凈值變化率為負值是因其基金資產凈值增速不及凈申購份額增速所致,而非基金所持債券市值下降所致。因此,絕大多數債基7年期累計單位凈值收益率為正值。在這種情形下,2024年債券型基金損益榜終榜排名靠前的基金管理公司同時具備基金資產凈值增速較快和超額收益債基較多的特征,排名靠后的基金管理公司則具備基金資產凈值增速較慢和超額收益債基較少的特征。

整體而言,同一家大規?;鸸芾砉酒煜虏煌鹪诓煌瑫r段的凈量級相當,而不同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基金同一時段的凈量級表現分化程度極大。在45家大規?;鸸芾砉局?,7年期、5年期和3年期凈量級為正的數量分別是28家、28家和26家。7年期、5年期和3年期凈量級的最大值較最小值分別高出52個量級、93個量級和112個量級。

從單位凈值變化率上觀察,45家大規?;鸸芾砉镜?年期、5年期和3年期單位凈值變化率均值分別為16.4%、15.29%和7.37%。該指標值7年期、5年期和3年期的極差(最大值減最小值)分別為162%、91.93%和59.76%

“銀行系”領先

在債基幾乎全線正收益的背景下,哪家大規?;鸸芾砉緭碛懈嗟母呤找鎮??

與2024年大規模股票型基金損益榜的構成相似,領跑2024年大規模債券型基金損益榜的兩家基金管理公司均為“銀行系”基金公司,分別是興業銀行控股的興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興業基金”)和北京銀行控股的中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中加基金”)。2024年6月30日,非貨幣型基金資產凈值排名第二的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華夏基金”)位列2024年大規模債券型基金損益榜終榜第三名。


從凈量級維度上觀察,上述三家基金管理公司的超額收益債基數量遠超同行。以5年期凈量級為例,45家基金管理公司的5年期凈量級均值為1,而興業基金、中加基金和華夏基金的5年期凈量級分別為24、20和23。

事實上,在2019年11月1日至2024年10月31日5年期間,債市共經歷了2020年下半年“股債蹺蹺板”、2022年房地產寬松政策、2023年四季度政府債券發行量增加和2024年9月“股債蹺蹺板”四次由宏觀經濟因素導致的大幅調整階段。

上述三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債基在這5年間均展現出超越同類的風控水平和收益能力。以興業基金旗下興業年年利定期開放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官方簡稱“興業年年利定開債券”)、中加基金旗下中加聚鑫純債一年定期開放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官方簡稱“中加聚鑫純債一年A”)和華夏基金旗下華夏鼎瑞三個月定期開放債券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官方簡稱“華夏鼎瑞三個月定期開放債券A”)為例。Wind顯示,這三只基金近5年最大回撤率分別為2.84%、2.24%和2.4%,其對應的同類型基金最大回撤率均值分別為4.84%、4.84%和2.44%。與此同時,這三只基金近5年區間收益率分別為25.24%、27.45%和20.66%,而其對應的同類型基金區間收益率均值均為18%左右。

基金經理“一拖多”嚴重

較之位居前三名的大規?;鸸芾砉?,排名靠后的基金管理公司則存在債基數量多但超額收益債基極少的共性。以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博時基金”)為例。該基金公司共有75只債基符合7年期的測評標準。75只債基中,55只債基7年期累計單位凈值增長率低于業績比較基準。究其原因,該公司存在一個基金經理掌管多只債基的情況。Wind顯示,截至2024年11月16日,該公司旗下郭思潔同時管理著13只基金;王帥同時管理著12只基金;于渤洋同時管理著9只基金。

一個基金經理何以同時運作如此之多的基金?人力匱乏抑或高估基金經理能力?“一拖多”考驗的是基金經理的投研能力,還是其概率博弈能力?若是將發行基金作為概率博弈的一環,那么基民買基金的行為無異于付錢(基金管理費)擲骰子“博大小”。不少機構媒體和垂直領域自媒體已對此質疑,甚至直指這種行為“窮了基民,富了基金經理”。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認為,這種行為應被監管高度重視。

量多質低是“通病”

較之千億規模的基金管理公司,規模稍小的中等規?;鸸芾砉镜膫堆心芰τ泻萎愅??

2024年中等規模債券型基金損益榜顯示,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融通基金”)和興銀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興銀基金”)以3個測評時間段均超過5的高凈量級分別位列榜單第一和第二。這兩家基金管理公司在3個測評時間段的凈量級亦均是在44家中等規?;鸸芾砉镜陌袷缀桶裱?。

具體觀察產品業績表現發現,融通基金旗下17只債基和興銀基金旗下6只債基的7年期累計單位凈值增長率均值分別為27.88%和29.23%,均超過同類均值26.62%。


與大規模債券型基金損益榜相似,排名靠后的中等規?;鸸芾砉疽啻嬖趥鶖盗枯^多但超額收益債基較少的情況。2024年中等規模債券型基金損益榜顯示,排名倒數的11家基金管理公司在7年期、5年期和3年期的凈量級均為負值(注:凈量級為負數僅表示未超額基金數量大于超額基金數量,并非累計單位凈值增長率為負數。此指標與前述“累計單位凈值增長率”有所區別)。其中,排名倒數第一的中信保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中信保誠”)的7年期、5年期和3年期凈量級分別為-14、-19和-21,均為中等規?;鸸芾砉咀畹退?。以7年期為例,該基金管理公司旗下14只符合7年期測評口徑的債基累計單位凈值收益率均遠低于業績比較基準率。據測算,這14只債基7年期累計凈值增長率均值為24%,而其對應的業績比較基準率均值為37.8%。

從凈量級維度橫向觀察,較之3年期的業績表現,大部分中等規?;鸸芾砉驹?年期和5年期的業績表現更佳。從凈量級維度縱向觀察,不同中等規?;鸸芾砉镜膬袅考壊町愝^大。在44家中等規?;鸸芾砉局?,7年期、5年期和3年期凈量級為正的數量分別是24家、27家、18家。7年期、5年期和3年期凈量級的極差(最大值減最小值)分別為29、37和39。

因管理基金規模不及千億元,中等規?;鸸芾砉臼艿骄揞~申贖的影響較大。中等規?;鸸芾砉镜?年期、5年期和3年期單位凈值變化率最大值較最小值分別相差163.08%、548.44%和112.87%。但中等規?;鸸芾砉镜恼w單位凈值變化情況與大規?;鸸芾砉鞠嘟?,均為3年期最低。具體而言,中等規?;鸸芾砉?年期、5年期和3年期單位凈值變化率均值分別為13.3%、23.11%和10.56%。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