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新明 | 《楊樹達日記》整理本標點指瑕
雖然標點使用往往因人而異,不能苛責強求,但《楊樹達日記》整理本中的確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標點問題。
責任編輯:劉小磊
1952年的楊樹達。
楊樹達先生日記稿本51冊,原藏中國科學院圖書館,經莫曉霞、劉雪平、饒益波等點校整理,于2024年9月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整理本《楊樹達日記》首次全面完整地收錄楊樹達近40年間的日記,匯編為8冊,各冊書前大多附有彩插;另附《索引》一冊,總字數近300萬字?!稐顦溥_日記》的出版,既可補《積微翁回憶錄》的不足,從中考察稿本與印本之間增刪改易的痕跡和學人心態,也可借稿本全書對楊樹達生平及其交游進行考證,對日記中所記載的清末以降社會、政治與學術的變化等諸多重大議題展開更為細微的研究。嘉惠學林,不止一端。
黃永年在《古籍整理概論》中稱:“古籍整理者,是對原有的古籍作種種加工,而這些加工的目的是使古籍更便于今人以及后人閱讀利用?!薄稐顦溥_日記》雖然不屬于嚴格意義上的古籍,但仍屬于文獻整理的范疇,即需要對文獻底本進行文本識別、錄入、標點等工作?!稐顦溥_日記》由專業團隊進行整理,專業古籍出版社出版,這使其整理質量得到了基本保證,但因工程浩大,內容豐富,又成于眾手,仍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問題。在文獻整理中,標點可謂重中之重?!稐顦溥_日記》原稿并無標點,整理者進行重新點斷,對于疏通文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