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全國政協常委賈慶國:“應重視特朗普班底中的對華鷹派”
像馬特·波廷格這樣的“對華鷹派”,在未來特朗普的內閣班底里不在少數。特朗普上臺后對中國大概率會更強硬。
雙方意識形態對立的強化,離不開美國國內政治的影響??梢哉f,政治放大了意識形態的分歧。美國方面過度渲染,甚至夸大了來自中國的意識形態挑戰,這讓雙方更多地失去了戰略互信。
過去美國在知識產權、貿易赤字、人權等議題上也持續向中國施壓,但到一定程度它就會停手。為什么呢?因為“損人不利己”“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但特朗普任期里,這個邏輯行不通了。他寧可要自損八百,也要殺敵一千。
發自:深圳
責任編輯:姚憶江
當地時間2024年11月19日,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又確認了3名內閣人選提名。隨著大部分內閣成員提名人的公布,新一屆美國政府內閣已見“雛形”。
其中,在國防、外交等重要領域,提名美國政府“二號人物”國務卿的馬克·盧比奧、提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的邁克·沃爾茲都是知名的對華鷹派,引起廣泛關注。
時隔四年后,特朗普橫掃幾大搖擺州,在選票大幅領先下強勢回歸。在上一次總統任期里,特朗普和他的內閣班底接連推出了多項“出人意料”的內外政策,給國際秩序帶來較大沖擊。
而這一次,他們會如何“出招”?
“特朗普此次勝選,更多是因為選民在‘選政策’,而非‘選人或選政黨’?!苯?,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賈慶國接受南方周末記者專訪時指出,過去四年,民主黨推出的多項極端化的社會政策激化了美國民眾不滿情緒,而這種不滿又通過大選釋放。
在對華政策上,賈慶國認為,特朗普第一次總統任期內,包括提高關稅、供應鏈脫鉤、重新定義中美關系等在內的多項政策放大了中美分歧,成為中美關系走向緊張的轉折點。
“對華政策方向一旦翻轉,就很難回正?!辟Z慶國認為,應該重視特朗普班底里的對華鷹派,“隨著特朗普和他的新班底重回政治中心,其對華政策大概率會更加強硬?!?/p>
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賈慶國。圖/受訪單位供圖。
“邊緣人重回政治中心”
南方周末:特朗普的勝選讓人意外嗎?
賈慶國:確實比較意外。2024年美國大選前的大量民調數據顯示,這次競選會非常膠著。不少人一開始預測,民主黨候選人哈里斯勝算可能高一些。
回顧特朗普第一次總統任期,他的表現并不好。2020年的美國大選中,就有大量“搖擺州”的中間選民給民主黨的拜登投票。特朗普容易情緒化、行為難以預測,此外,他還被指控犯多項重罪,一項甚至已經判決。無論從何種方面來看,他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最佳總統人選。
然而,2024年大選結果顯示,特朗普不僅在各大搖擺州“收復失地”,而且贏得了選舉人團和公眾選票,可以說是“大獲全勝”。所以這種轉變確實讓人感到意外。
綜合分析來看,我認為特朗普勝選更多是民眾政策選擇的結果,而非基于對個人、政黨的選擇。
過去四年間,民主黨推行了一系列引發爭議的政策,比如放松非法移民管控、過度保護少數群體權利、過分強調“弱者”權益等。雖然有人猜測,拜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