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晶的2024年度書單
“自由”究竟意味著什么?我在翻譯政治哲學家列奧·施特勞斯的作品時,首次注意到這個問題,并曾有意將其對這個詞的解釋用東北話譯為“可以到處溜達”。
責任編輯:劉小磊
《從細菌到巴赫再回來》,[美]丹尼特著,馮文婧、郭瑞東譯,中國紡織出版社,2024年2月
由于人工智能(AI)迭代加速的影響,我這幾年讀書的一部分涉及認知、意識、心智等方面的話題。所以,你如果有著同樣的讀書趣味,本書就是一本極佳的入門作品。反過來說,你如果在這方面已經有所積累,那么本書可能就無法讓你滿足了。當作者將意識最終描述為“用戶錯覺”(即對大腦神經運作過程和結果的一種解釋或理解)時,我們就發現了作者依然走在將人類視為自動機器的老路上。當然,一切皆取決于你的認知方式。事實上,對于“意識”的起源和本質,人類還在進行初步的探索中。我們或許遇到了好時代:如果AI有朝一日果真“覺醒”了,也就是獲得了“自我意識”,我們就獲得了一份研究意識自身的樣本。但在我看來,即使到了這個時刻,問題也不會得到解決:你真的會認為自己就是一臺機器嗎?這種對機器說最后的抵抗或曰堅決不承認的心理事實,你如果堅持將其回收到“用戶錯覺”中加以解釋,那就是你的不對了;畢竟作者自己也承認,他對愛因斯坦的著名公式E=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