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的關懷:一位日本學者眼中的繆崇群

“他們(巴金和繆崇群)之間存在著性格上的共鳴之處。我們對于他們抗戰時期的作品進行一番比較就發現兩者之間有一定的類似性:雖然不忘懷抗戰的大義和民族的自尊自豪,但是更要注意到‘小人’的生存狀態,即‘小事’,從‘弱者’的角度觀看現實?!?/blockquote>

責任編輯:劉悠翔

在當代介紹繆崇群的諸多文章中,基本都會提到他去世時報上刊載噩耗的標題是《一代散文成絕響》。顯然,這是一個極高的評價,但沒有人寫明是哪份報紙,哪天刊發的,那么它到底是真是假?

最終,這個疑問在坂井洋史這里得到了解決。他通過搜尋舊刊資料,找到了重慶《中央日報》1945年1月18日期,在第三版上看到了繆崇群的訃告,的確是這個標題。也是這一天的早晨,巴金在讀報時得知了好友去世的消息,情感上“不能相信”,隨后收到共同好友的來信,確認是事實。

但后來的作者引用這句話并非查找了原版報紙,而是來自一本書《隕落的星辰——十二年來中國死難文化工作者》(莫洛編,上海人間書屋,1949年1月初版),里面提到:“當時重慶有一家報紙曾標出了《一代散文成絕響》的標題?!臂嗑笫氛J為,“這可能對后來的人形成了印象吧?!?/p>

繆崇群訃告,載重慶《中央日報》1945年1月18日第三版。坂井洋史供圖

繆崇群訃告,載重慶《中央日報》1945年1月18日第三版。坂井洋史供圖

嚴謹求實是做學問的基本素養,而坂井洋史更有自己獨特的視角。1980年前后,坂井洋史在東京外國語大學讀本科時開始研究巴金。1985年,他第一次來中國,沒有先去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而是去了福建泉州考察。因為他發現在巴金的人生中,游歷泉州時遇見的幾個朋友對他的影響很重要。從1985年到1991年,他每年都去,總共七次,采訪還健在的老人,收集相關資料。

在這個過程中,他認識了巴金好友陳范予的女兒。陳范予是一名詩人、教育家、科學家,1900年出生于浙江諸暨,1941年因肺結核病逝于福建。陳范予的女兒告訴他,在上海的家中還保存著大量陳范予的手稿。由此,坂井洋史開始了陳范予的研究,出版了多部著作。

而對繆崇群的研究,正是坂井洋史對“巴金好友”研究的延續和繼承??姵缛涸魧W日本,寫過不少關于留學見聞的散文,這對身為日本人的坂井洋史來說是優勢,他更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