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曉衛 | 那年,獲準出版《金瓶梅》

考慮到“足本”的特殊性,書是放在當時位于萊蕪山坳里、屬于國家小三線廠的山東人民印刷廠印制的。廠區遠離城鎮、獨立封閉,保證了圖書印制的嚴密管理,不出差池。

責任編輯:劉小磊

在新中國古典小說整理出版史上,20世紀80年代批準整理出版《金瓶梅》,無疑是其中特別令人矚目的一節。1985、1986、1988三年里,人民文學出版社整理本《金瓶梅詞話》(刪節本)、齊魯書社整理本《張竹坡批評金瓶梅》(刪節本)和《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足本)接連獲準出版,在學術研究界、出版界曾有著堪稱“轟動”的影響。那個階段,正處在改革開放不久,國家對古舊小說的出版管理尚嚴,人們聊起被習慣視為“禁書”的《金瓶梅》整理出版“開禁”,自然會聯想到思想解放。

我1985年入職齊魯書社,成為該社文學編輯室的編輯,親歷了兩種《金瓶梅》和與之相關圖書的出版過程。從協助老編輯看《金瓶梅》清樣,到參與選題策劃、任責編,乃至負責校點整理部分項目,得到了方方面面的編輯歷練,留下了個人出版生涯的一段特殊記憶。

1987年版“張評本”《第一奇書金瓶梅》。

1987年版“張評本”《第一奇書金瓶梅》。

一、張竹坡批評《金瓶梅》

1986年4月,山東出版總社向國家出版局呈送了《關于出版張竹坡評點本〈第一奇書金瓶梅〉的請示報告》,報告說該書整理者王汝梅歷經五年,“對《第一奇書金瓶梅》的刪穢和校點工作已告結束”,出版條件已成熟,故再次上報,申請由齊魯書社出版。

1986年5月,國家出版局下達《出版張竹坡評本〈第一奇書金瓶梅〉的批復》([86]出版字456號),“批復”稱:

《金瓶梅》版本繁多,張竹坡評本《第一奇書金瓶梅》在體裁、回目、文字上自成特色,具有一定的學術參考價值。經研究,同意齊魯書社出版王汝梅的整理刪節本。印數不要超過一萬部,由齊魯書社內部定向對口發行。

這是繼上一年國家剛批準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金瓶梅詞話》后,緊接著批準的第二種《金瓶梅》整理本出版。其校點是以清康熙刊本張竹坡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為底本,參校多種“張評本”版本及《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完成的。整理者王汝梅先生時為吉林大學教師。

張竹坡批評《金瓶梅》是清代影響最大的《金瓶梅》版本。在《金瓶梅》版本流傳過程中,“張竹坡批評本” (以下稱“張評本”)與“詞話本”分屬兩個版本系統,快速同意另一種不同系統《金瓶梅》版本的整理出版,人們看到的是國家順應學術研究需求和呼聲的開明態度。

印象里我知道齊魯書社將要出版“張評本”《金瓶梅》的消息,還是在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讀研時。記不清是1983年還是1984年,中文系黑板報上發了一則簡訊,稱人民文學出版社將出版校點本《金瓶梅詞話》、山東齊魯書社將出版校點本張竹坡批評《金瓶梅》。處在1980年代初那個書荒時期,一部不乏自然主義的性行為描寫而被目為“淫穢”受到“禁毀”的著名古典小說將要出版,雖然只是簡訊,分量卻很重,讓人過目不忘。這條信息于我的另一層意義,是讓我知道了家鄉還有這么一家出版社,從此增加了一份對這家出版社的關注,以致對它的認可,竟成了自己畢業分配時的職業選擇。

一條尚不確定的消息能早早出現在大學的黑板報上,可以想見當年學術界對這種消息終會實現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