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洪俠的2024年度書單
讀著書中曲曲折折的故事,我有時不免自問:榮新江滿世界尋找的究竟是什么?他是在尋找一個完整的敦煌拼圖,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重現整個藏經洞寶藏”。
責任編輯:劉小磊
《秦漢史講義》,秦暉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24年11月
秦暉教授的這本新書很好讀,但讀了之后有時不好受,因為你會不由自主地跟著秦暉直面歷史,在他另辟的蹊徑上獨立思考,在你固化的認知上盡力迭代。讀這本書時我們隨時會遇到以下“不好受”的句子:
——秦始皇所要追求的無非就是把所有的人都變成他的奴才,在這一點上是沒有貴賤之分的。秦制使人無尊卑,都隸屬于“大盜”,在這一點上講,是很“平等”的。
——受寵的奴才管理不受寵的奴才,往往要比主人親自管理奴才更糟糕,對奴才的憐惜和照顧的程度恐怕要更差。
——“布衣卿相”絕不是“代表布衣的卿相”。
……
忽然覺得,讀《秦漢史講義》,同時讀一讀大衛·格雷伯和大衛·溫格羅合著的《人類新史》(九州出版社,2024年9月),收獲會更大。秦暉和這兩位“大衛”做的是同一件事:用新眼光重述歷史,在回望中“破舊立新”。他們在“自由”和“平等”的看法上也有相通之處。
《美術史與書籍史》,范景中榮譽主編,章暉、王劍主編,上海書畫出版社2024年9月
我們常用“書籍之美”一語描述種種與書籍文本相融無間、難以分割的美,諸如設計之美、裝幀之美、插圖之美、紙張之美、字體之美、墨色之美、觸覺嗅覺之美、藏書印記之美等等。諸美兼備、賞心悅目的書卷,既是書籍史研究的范本,也是美術史研究的文獻,“書籍之為藝術”(范景中語)于是漸漸成為當今跨學科研究的話題。出版物方面,先是有《書籍之為藝術:中國古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