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軍的2024年度書單
今天的學術刊物,將來值得全部影印的,當然沒有那么多,但劉夢溪先生主編的《中國文化》,無疑必是其首選之一。
責任編輯:劉小磊
《錢鍾書楊絳親友書札》,吳學昭整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4年6月
這本書的正確名字應該是“錢鍾書楊絳親友書札劫余錄”。因為據說十幾年前楊絳就把他們所有的友朋書札都剪碎處理了,據說那時有人專門蹲點在錢家附近,收購到了兩大袋的被剪碎的紛亂的書札碎片,試圖拼出它們,但十幾年過去了,似乎沒有結果。楊絳把他們的親友的書札作如此毀滅性的處理,雖然我們從感情上感到十分可惜,但是從理性上又認為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那些書札畢竟是他們的所有物和私有物,她有權那樣做,她也有權不把他們的隱私發布出來,畢竟書札是隱私性的文獻,與日記很相似。固然我們每個人都有想偷看別人日記的心思,假如不是有理性的約束的話;但我們決沒有權力要求別人必須把日記主動送給我們看,即使我們是別人的老師(可能戀人間除外)。據說毛姆在老年的時候,也把友朋書札之類的東西一股腦兒燒掉了,在他自家壁爐中,燒了兩個星期!所以,無論如何,我們該感謝吳學昭整理這批劫余書札的大貢獻,她的功勞是第一位的。至于其中的釋讀錯誤,我們可以忽略,假如不能忽略,也應該忍耐。畢竟,我們有精熟錢氏文獻、筆挾風霜的范旭侖,去專門吹毛掃葉;當然,也是免不了有使得當事人難堪、旁觀者快樂的嬉笑怒罵和殺伐氣!
《書札》中最值得讀的不用說是宋淇的那二十八通,宋淇的見聞比錢鍾書廣,又喜歡報道小道消息,加之臧否人物,層見疊出,妙趣橫生。如云周汝昌“攻擊馮其庸,似牽涉私人恩怨。紅樓二昌,霸氣凌人,而器量奇小”,柳存仁“苦英文不通,乃苦讀林語堂之《賣國賣民》(音譯),為我等所笑”,何炳棣是“火氣遠大于學問”,傅聰“到處有人投懷送抱,而阿聰亦非現代柳下惠,艷史頻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