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的“秘密花園”

在廣州市人民公園西側,南北兩個公廁之間,約200米長的綠蔭小徑。他們用眼神尋找志同道合者。開放而又隱晦,直率而又曖昧。這就是人民公園同性戀聚集地,應該是廣州乃至珠三角最大的同性戀聚集地

責任編輯:朱紅軍 實習生 周明太

“人民公園是人民的,同性戀為什么不能來呢?”

如同白先勇小說《孽子》描寫那般:“在我們的王國里,只有黑夜,沒有白天。天一亮,我們的王國便隱形起來了。”

人民公園里鮮為人知的方寸之地,見證了同志人群的自身變遷和分化,也見證了社會對這個特殊人群的艱難認同過程,現在,他們和他們的“王國”走到了分崩離析的節點。

這里是他們的“王國”,“臣民”都是男性,沒有領土,只是一處精神家園。

他們的“王國”狹窄得可憐,在廣州市人民公園西側,南北兩個公廁之間,約200米長的綠蔭小徑。一排排石凳旁,矗立著小葉榕、玉蘭樹,枝葉遮天,落下斑駁光影。他們用眼神尋找志同道合者。開放而又隱晦,直率而又曖昧。這就是人民公園同性戀聚集地,應該是廣州乃至珠三角最大的同性戀聚集地。

他們管這樣的地方叫“漁場”,釣“魚”的場所,駐足于此的人,背后都有一段歷史,他們藏起身世,改用“藝名”或昵稱,在這兒尋找短暫或長久的快樂。

現在,“王國”走到了分崩離析的節點。

廣州人民公園即景 圖/資料圖片

隱形歲月

一聽到腳步聲,如同受驚的麋鹿,迅速分開兩頭跑。

5月10日下午,老黃順路去了人民公園。他在小道上轉轉,凝神瞧瞧下棋的、打牌的。走累了,坐在石凳上。

一名陌生的中年男人走到跟前笑了笑,老黃回應了一個微笑。他挨著他坐下,兩人聊起家常,說說笑話。不遠處的一些石凳上,也坐著成對男子。

這是“漁場”最常見的場景。在尖銳的世界之外,這兒沒有家庭壓力、同性禁忌。“放松”,是同性戀者提到最多的關鍵詞。

50歲的老黃削瘦,至今未婚。他大部分時間蝸居家中照顧老母親,伺候一日數餐,兩天換洗一次尿濕的被褥。他覺得虧欠父母:“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一個月前,他剛和同居3年的男性朋友分手,后者要結婚了,這也是他一開始就規勸的:“你是家里的獨子,一定要結婚。”

2000年,老黃開始逛人民公園。這里是廣州的歷史地標,1918年,孫中山倡導建成市立第一公園,后改名為中央公園,1966年改成現名。1999年,公園拆除圍墻,與這座城市融為一體,也才真正擴大為同性戀聚集地,原因已經無法細究,但也只占了公園兩百分之一的角落。

阿剛更早知道這個“漁場”。1987年,他“糊里糊涂”結婚第二年,有朋友告訴他,要認識更多朋友就去人民公園。是那種朋友嗎?他問。是的。

那年,恰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