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行政執法“挑”錯, 司法部首次點名通報
執法不嚴、執法不公、執法不文明、執法不規范、選擇性執法、不作為、亂作為、“吃拿卡要”、以權謀私、貪贓枉法等問題依然存在于行政執法過程中。
原國務院法制辦,作為政府的一個辦事機構,代表政府履行職能、進行層級監督“比較順暢”。但司法部是政府的一個組成部門,“代表政府去監督其他部門,需要明確授權”。
責任編輯:錢昊平
2023年6月21日,浙江湖州西山漾濕地公園,執法人員在進行無人機技能競賽。(視覺中國|供圖)
2024年, 胡玉春多了一項工作——登錄“行政執法監督+12345熱線”平臺。這成了他每天上班后要做的第一件事。
胡玉春是新疆庫車市司法局行政執法協調監督辦公室負責人,他每日瀏覽的“行政執法監督+12345熱線”平臺系統由阿克蘇地區新搭建。
司法局工作人員與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聯席聯動,可以在線查看各單位的行政執法工作動態、行政處罰結果,同時受理投訴舉報,開展執法監督。這是阿克蘇地區在行政執法監督領域的突破。
2023年,阿克蘇被司法部選為試點地區,一年后,庫車成為了具體的試點縣(市)。
對行政執法工作的監督有人大監督、公眾監督等多種方式。但政府系統內部上級對下級的層級監督更有必要。
2024年11月11日,司法部就發布了全國首批行政執法監督典型案例,山東、浙江、湖北等7省行政機關的8起不當執法行為被公開點名。
通報顯示,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于2024年2月印發的《關于加強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體系建設的意見》規定,司法行政部門已獲授權,成為政府行政執法監督機構。
此文件下發半年來,國內多個(地)市、縣(區)都已成立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局,專門負責監督行政執法行為。
從全國層面來看,2019年,也就是司法部重新組建的次年起,湖北、廣東、山東、江蘇、河北等多省已先后在省級層面,成立了行政執法監督機構。
一個縣一千多條投訴
就像機器也會出錯。當行政管理如空氣般沁入社會生活各個角落,執法不規范的問題總要時常檢修。
胡玉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通過平臺對行政執法案例進行篩選,庫車市在2024年已經受理并辦結了一千余條涉及行政執法的投訴舉報。
攤販買某提供了其中一條線索。2024年1月底,她向12345熱線舉報稱,自己在庫車市烏恰鎮路邊擺攤時,遭到執法人員驅趕,對方不僅態度惡劣,還將她的電子秤沒收了。線索分流至庫車市司法局,確認投訴問題屬實,司法局隨后向庫車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發出了行政執法監督整改通知書。
攤販與城管的矛盾,曾頻繁出現在輿論漩渦中,被視作行政執法問題的代表。
南方周末記者注意到,司法部發布的第一批行政執法監督典型案例中,就選入了一則與此相關的典型案例。
2023年2月,廣西某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城監大隊協管員蔣某巡邏時發現一商販在農貿市場路口占道經營,雙方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