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名媛”火上熱搜:“媛宇宙”的盡頭是什么?丨快評
所謂“聯合國名媛”的走紅,也可從符號學角度加以解讀。所謂“意義不在場時才需要符號”,“聯合國出境”構成一個強烈的符號,讓“名媛”們的意義溢出到“青年領袖”“世界名人”的高度。其實,聯合國本身恐怕并沒有這么高的價值,“購票參觀”與“出租場地”也只是現代社會的商業運營而已,“聯合國名媛”的含金量正在褪色,重歸于其本來的“打卡拍照”屬性也是大概率會發生的事情。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網上出現了所謂的“聯合國名媛”,引發網友熱議與輿論關注。
打開不少社媒平臺,大批到聯合國開會領獎的名媛屢屢進入網友視線。這些照片與視頻,配上介紹文字之后確實相當唬人:“名媛”們妝容精致、舉止得體,一副“青年領袖”的派頭,還輔以“到聯合國開會”“在聯合國實習”“在聯合國發言”“在聯合國領獎”的說明,“發言”“領獎”“開會”的內容也頗為“高大上”:氣候變化,全球治理,青年責任,地區沖突,消除貧困,照顧弱勢,人類發展,等等。
然而,“聯合國名媛”的社媒內容很快就露出馬腳。網友發現,這些“聯合國名媛”在社媒上的文案大多千篇一律,照片視頻也露出馬腳:在她們上傳的視頻照片里,座位上往往是空空如也。網友笑談,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名媛們的發言觸碰了某些國家代表的逆鱗,遭遇了他們的集體退場抗議。此外,名媛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