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好的旅游城市,要經得住本地市民日常的審視”
很多時候,很多地方的文旅宣傳比較注重自己有什么,而不是考慮游客想要什么。
天底下沒有說一座城市是自己過得苦哈哈,讓游客來體驗美好。
一座城市,首先是為萬千本地市民服務,如果萬萬千千的市民對這座城市發自內心地喜愛,自然而然就會由內而外散發出溫暖。
不能靠旅游局長放狠話,而是要回到法治的軌道上,去建設一個完善的政府公共服務和微觀治理體系。
責任編輯:何海寧
正在建設中的“冰雪大世界”。視覺中國|圖
進入12月,哈爾濱迎接“南方小土豆”的“媚南”短視頻,再次刷爆社交網絡,這座冰城成為2024年底全網熱度最高的旅游目的地。(詳見報道《有景點整活升級,也有商販選擇歇業:哈爾濱再戰冰雪季》)
哈爾濱成為流量新寵始于2023年,跟隨凍梨擺盤、“爾濱”等網絡熱梗一起出圈爆火,成為新晉網紅城市。時隔一年,這些舊梗還沒有被完全忘記,一些新花樣又被創造出來。
近年來,因為潑天流量,一座城市在短期內吸引大量游客的“神奇”故事時有發生。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城市逐步沉寂,不復當初熱度;有些則被流量反噬,發生從敞開大門歡迎流量到主動降溫的轉變。
2024年底,哈爾濱更像是“王者歸來”,有望成為穿越周期的網紅城市。由此成為文旅界分析研究的一個焦點。南方周末專訪了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他認為,一座好的旅游城市,首先要能夠經得住本地市民日常的審視。
戴斌。視覺中國|圖
哈爾濱文旅是強政府狀態
南方周末:時隔一年后,哈爾濱熱度依舊這么高,它做對了什么?
戴斌:經過一年的沉淀,我們再來看2023到2024年冰雪季的出圈,可能有三把鑰匙,打開了它的文旅流量密碼。
第一把,我覺得還是哈爾濱的冰雪資源、冰雪文化。廣大南方地區的游客對冰雪有一種天然的喜愛,無論是傳統的冰雪運動,還是冰雪文化,都很受他們歡迎。尤其是經歷過北京冬奧會的推廣,大家對冰雪運動、冰雪休閑的參與熱情,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哈爾濱恰好滿足了人們對冰雪文旅的想象。
第二把,我覺得是哈爾濱這座城市,在上一輪冰雪季中所釋放的誠意、善意,以及他們溫暖、包容的城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