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學者馬丁·雅克:“只有一種現代化的觀點顯然是錯誤的”
“西方認為現代化只有一種形式,那就是西方的現代化。其他國家要想實現現代化,就必須同西方國家一樣,與他們走一樣的路。這是一種極其狹隘又專制的發展觀?!?br />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占據世界人口絕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開始實現現代化,它們有著與西方截然不同的傳統、文化、治理形式和價值觀。而西方國家不能接受?!?br />
高水平、高度發達領域的研發非常昂貴。當一個國家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時,它們的增長率就會減慢。這甚至可以說是一項“鐵律”。
責任編輯:姚憶江
已故美國漢學家、政治學家白魯恂曾指出,19世紀末的中國,受困于自身的積貧積弱,不得不接受了當時歐洲的規范。但他同時提出疑問,當中國擺脫貧弱、重回富強,屆時將會怎樣?
在2010年首次出版的《大國雄心:一個永不褪色的大國夢》一書中,英國學者馬丁·雅克重新提出這一問題,他的答案是“截然不同”。
馬丁·雅克長期研究中國問題,曾擔任英國劍橋大學政治與國際研究系高級研究員。他認為,現代化不等同于西方化。和西方國家不同,中國可能成為開啟另一種現代化發展模式的先行者。而中國崛起改變的不僅是世界經濟格局,還將徹底動搖世界的思維和生活方式。
“歐洲現代化利好了歐洲人,卻犧牲了世界大部分地區。大半個世界都曾是歐洲殖民地。而中國大不相同?!痹?024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上,馬丁·雅克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中國一直定位自身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并通過自己的現代化來幫助其他國家發展,‘一帶一路’就是典型案例?!?/p>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占據世界人口絕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開始現代化,它們有著與西方截然不同的傳統、文化、治理形式和價值觀。但西方國家不能接受,他們相信只有一條現代化之路,你必須像我們一樣?!瘪R丁·雅克說。
英國劍橋大學政治與國際研究系前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圖/毛淑杰
“改革沒有終點”
南方周末: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了巨大變化。你在中國生活、研究多年,經歷了哪些變化,能跟我們分享一些故事嗎?
馬丁·雅克:改革開放徹底改變了中國。此前,中國社會貧窮、技術落后。此后,中國發生了巨變。我認為,這是人類歷史上一場非凡的經濟劇變。一個國家在40年時間里改變了自己和人民,這確實很了不起。
我記得很清楚,我第一次來中國是在1993年。說實話,此前我一點兒也不了解(中國)。那是我第一次在東亞度假,旅程很短。但我去了中國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和中國廣東。
到1993年,中國改革開放已經進行了十多年。但當乘坐公共汽車在城市間旅行時,我發現有的道路是修過的,有時仍是泥土路。在路上,你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交通方式。既有一個世紀以前的、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