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被放過的內地H1N1首例
患者初檢呈陰性,強烈要求回家,疾控中心堅持隔離觀察,40余小時多方檢測后,“首例”終于確診。
責任編輯:曹筠武
患者初檢呈陰性,強烈要求回家,疾控中心堅持隔離觀察,40余小時多方檢測后,“首例”終于確診
四川省疾控中心實驗室、中國疾控中心與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實驗室三家聯檢,均檢出陽性。
患者回國前一直居住在美國密蘇里大學校內,當地未有病例報告,感染源無從確定。
另有兩例疑似病例在成都市傳染病醫院隔離觀察,一例與首例患者同機回國,一例從加拿大返回。
5月9日,下午5時,成都市疾控中心主任助理彭中接到了青羊區疾控中心傳防科科長胡燕的一個電話。他被告知,四川省人民醫院剛剛報告了一例可疑的流感病人。
正是這例“可疑流感”,在43個小時的多方緊急檢測后,被確診為內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人。
此前兩小時,四川省人民醫院接診病人包小陽(化名),初步會診為“上感待診、甲型H1N1病毒感染無法排除”即根據事先預案規定的“屬地”原則,將這一情況通知了青羊區疾控中心。而接到胡燕的電話報告,彭中囑咐胡燕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并采集樣本送到市疾控中心檢測。
下午6點左右,青羊區疾控中心將采集到的呼吸道樣本送到了成都市疾控中心網絡實驗室。該中心微生物科科長孟建彤安排值班人員按照衛生部推薦的兩種甲型H1N1病毒核酸檢測方法中的RT-PCR法進行檢測。檢測花去了六個小時。
晚上12點過,已經入睡的彭中被電話叫醒,實驗室檢測的結果是陰性。獲知結果的包小陽及其家屬強烈要求離開。但是從省醫院那里了解到包小陽的臨床癥狀讓彭中感到有些蹊蹺:“一直在發燒,這和檢測的結果不太吻合。”畢業于四川大學預防醫學專業的他感到這次情況似乎有些特別。他讓實驗室將樣本送到省疾控中心進行檢測,同時希望醫院對包小陽再繼續進行留院觀察。
此時,彭中已經沒有了睡意。凌晨3點左右,醫院反饋信息,包小陽發燒38度一直未退。而省疾控中心實驗室采取的另一種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