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問題”的“問題學生”

“要改變問題學生,首先得改變問題教育。改變問題教育,必須改變問題教育的實施者,也就是問題教師和問題家長?!?br />
“有的問題學生是個性化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更有亮點”,但舒仁洪說,在一線教學中學校容易把不太好管理、不聽話的孩子都統稱為問題學生。

責任編輯:錢煒

(視覺中國/圖)

(視覺中國/圖)

如果還在公立學校,陳睿風的成績或許仍然不錯。但一堂高中物理課,改變了他的軌跡。在同老師探討問題,被視作挑戰權威后,他多次被老師當眾羞辱和體罰。

他逐漸對學校和老師心生恐懼,直至最終休學。送到青少年生命復元學習社區后,陳睿風一度不許身邊人喊自己的全名。這會讓他想起學校的遭遇,出現心悸等軀體化癥狀。

包括陳睿風在內,學習社區接收了16名因各種原因休學的孩子。聯合創始人鄧豪發現,這兩年前來咨詢的家長,子女年齡越來越小,從初三前移至小學中高年級。

幾乎所有受訪的教育工作者,都旗幟鮮明地反對“問題學生”這一標簽式的稱呼。不過他們向南方周末記者坦言,如果按世俗的標準,最近幾年觀察到的“問題學生”數量確實越來越多。

2024年10月26日至27日,第三屆青少年心理安全論壇在云南昆明宜良縣舉行,主題就是“問題學生和問題教育”。原本預計400人規模的論壇,涌進了1100名與會者。論壇主席、成都市武侯實驗中學原校長李鎮西,在致辭時開宗明義,“要改變問題學生,首先得改變問題教育。改變問題教育,必須改變問題教育的實施者,也就是問題教師和問題家長?!?/p>

吳麗明當了21年高中老師,又曾在浙江麗水縉云縣做了12年教育局副局長,他也認同上述觀點。在他看來,解決問題的根本在于“扭轉應試教育的傾向”。但這也是最難的部分,需要教育行政部門、校長、老師、家長一起發力,在孩子的健康成長和應試教育間作出抉擇。

誰是“問題學生”?

舒仁洪辦過一所打工子弟學校。他遇到過一個學生,成績過得去,但每天上學都遲到,還出手打同學,“調皮學生身上的問題,大多都有”。

家訪后舒仁洪才知道,學生的家長鬧離婚,晚上吵架很晚才能睡覺。學生暴躁是因為沒想好父母離婚后是跟父親,還是跟母親?!拔覀儺敃r就覺得這個學生的校內表現是有問題,但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家庭導致的”。

在他看來,所謂的問題學生,是在成長的某個階段,出現了一些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從而表現出被看作是問題的行為。比如,有些孩子在學校故意搗亂,是因為在家里沒得到足夠的關注,借此吸引注意力。盡管有的家庭問題,無法通過教育解決,但學校老師給予理解和幫助后,至少不會讓孩子的問題更加凸顯。

究竟怎樣的學生才是問題學生?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退休教師王曉春有二十多年從教經歷,后從事教育研究工作。他在2013年再版的《問題學生診療手冊》一書中,將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