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海 | 當《千字文》轉為簡體之后

《千字文》是用一千個不重復的字編出的韻文,但變為簡體之后,出現了八組重字。指出它們的本字與意義的不同,還是有一些必要的。

責任編輯:劉小磊

趙孟頫真草千字文冊頁。故宮博物院藏。

趙孟頫真草千字文冊頁。故宮博物院藏。

《千字文》是著名的蒙學讀物,據傳是南朝人周興嗣所撰。根據《太平廣記》卷207的說法,起因是梁武帝為了教諸王學習書法,讓人在王羲之遺墨書跡中拓出一千個不相重復的字,又因其零亂沒有次序,便吩咐周興嗣,讓他用此千字編出一篇韻文。周興嗣絞盡腦汁,僅用一個晚上就編好了,可是他的兩鬢及頭發也在一夜之間變得花白?!肚ё治摹凡粌H是蒙學讀物,也是練習書法的絕佳材料,因為它的1000個單字都不重復,所以歷代書家紛紛臨寫,保存至今的作品也有很多,而《千字文》各類字帖前的作者署名,一般都是“梁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次韻”,反映的就是這一史實。

我小時候沒有學過《千字文》,因為那時候不興這個。第一次接觸《千字文》,其實已經是我三十多歲,工作好幾年之后的事了。接觸稍多之后,因其文字朗朗上口,便斷續地背了一些,對其內容多了一些了解。再到后來,如果偶爾寫毛筆字消遣,也會照著《千字文》來臨摹。一切都很平常,直到我遇到簡體字的《千字文》,由于網絡上的素材、市面上的出版物都有不少,才發現里面有一點兒問題:這是因為在變為簡體之后,原來在《千字文》里不重復的字,現在竟變成了同樣的字。先是發現了一組相同的字,后來又發現了第二組、第三組,乃至更多。由于所從事職業的緣故,我對文字的敏感度可能比一般人稍高一些,于是索性把《千字文》徹底查了一遍,最后竟然發現了八組這樣的字。前段時間,中國版協新聞出版文字規范化工作委員會召開年會,我在會上作了一個報告,主題是簡體字古籍出版物的規范用字問題,里面提了一下《千字文》中的這個問題,當時我還只發現了五組字。近日我又花了一點時間,窮根究底,寫成本文,目的是把徹查簡體《千字文》發現的重字現象分享出來,我想這對于社會大眾了解簡體字與繁體字的對應關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