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警私自出售公安內網平臺公民信息被公訴:保護個人信息政府機構是首責

比起商業性平臺,公安機關內部人員有更便捷的手段獲取公民個人信息,他們獲取的這些個人信息也更完備。小到性別年齡、家庭住址、家庭構成,大到學歷職業、婚姻狀況、財產規模乃至征信數據,擁有查詢權限的公安內部人員完全可以做到“單向透明”地掌握轄區之內公民的個人信息,甚至包括“開房記錄”這種私密信息。一旦道德堤壩潰決再輔以外部利誘,內部人員就會作奸犯科。

責任編輯:陳斌

2024年11月27日,海南萬寧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四名被告人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暨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檢方指控,2024年3月,被告人周某信、彭某旺(萬寧市公安局輔警)二人合謀通過查詢公民個人信息用于獲利,另一名輔警彭某富則私自使用正式民警的公安數字證書,登錄公安內網平臺查詢對應公民的相關個人信息,并透過蔣某軍聯系作為“中間商”的微信群出售牟利。檢方認為,四名被告結伙向他人出售公民個人信息,應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追究刑事責任。

現代社會是信息化社會。作為信息數據的一種,公民的大量個人信息都會以種種方式或為商業性平臺獲取,或為政府部門所掌握。

以商業性平臺為例,舉凡注冊APP賬號、購物習慣,乃至瀏覽與搜索習慣,都能成為商業性平臺的數據資產,現實中也常見“企業不當使用數據”的現象,比如在2023年8月媒體報道,58集團通過虛設招聘崗位大量收集應聘者簡歷并高價轉賣,一年獲利超200萬元。

商業性平臺的任務是盈利,它們要想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