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蘭花生意的“罪與罰”

“在我們這兒,養蘭花的沒有貧困戶?!?br />
“目前盧氏縣市場上在售的幾乎所有蕙蘭都是山上采摘的,只是早與晚的差別?!?br />
“這種東西說不出來?!痹谒涡l平看來,鑒定蘭草是否新近采挖靠的是經驗。

走產業化道路成為一些蘭農的新選擇。產業化道路,指完全通過人工育種、繁殖、栽培、銷售。

發自:河南三門峽

責任編輯:張玥

盧氏縣磨溝扣鄉藏玉溝附近的野生蘭花。(南方周末記者 趙繼林/攝)

盧氏縣磨溝口鄉藏玉溝附近的野生蘭花。(南方周末記者 趙繼林/攝)

望著大棚里滯銷的蘭花,徐克最近怎么也高興不起來。

2024年10月11日,徐克開車帶著老伴,去了離老家三門峽市盧氏縣徐家灣鄉豐太村40公里外的盧氏縣蘭花產業園。兩口子帶著共10株蘭花到此交易。

每月的11日和23日,是盧氏縣蘭花保護協會設立的蘭花交易日,來自全國各地甚至國外的蘭農匯聚于盧氏縣蘭花產業園進行交易。據盧氏縣蘭花保護協會公布的數據,該縣有蘭花種植大戶四千余戶,年產值一億多元。

售完一株價值3000元的蘭花后,徐克準備將剩余的蘭草搬上車回家。這時他注意到,有人在打電話,報了他的車牌號。當他的車駛出會場外六百米,路邊的警察示意他停下,并將手機、車鑰匙拿走。他們是當地的森林公安,指控他在山上采挖蘭花。

根據2021年9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新修訂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野生蘭屬植物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蕙蘭、春蘭、建蘭、寒蘭、墨蘭、蓮瓣蘭等都在其中。這意味著,此后野生蕙蘭不能隨意采挖。

2024年10月23日,盧氏縣公安局、林業局下達了一份《關于規范盧氏縣蘭花保護協會經營的通知》,表示“盧氏縣公安局在查辦多起危害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案件中,發現犯罪嫌疑人均有在你協會每月舉辦的‘蘭草交易日’中收購新近挖采的野生蕙蘭”,要求嚴格把控此類蕙蘭流入市場。

在盧氏縣,因采摘、買賣野生蕙蘭涉案的并非徐克一例。

盧氏縣公安局森警大隊一名民警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打擊野生蘭花盜采行為屬于常態,“只要有舉報線索就會隨時查”。他透露,近兩年盧氏蘭花案處于高發期,森警隊查處的案件一年比一年多,已累計超過一百件。

而多位半年內涉嫌獲罪的蘭農則覺得事發突然,“這幾乎是一次突襲”。

致富

盧氏縣距離三門峽市區約160公里,山路環繞,單程約兩個多小時車程。

地處豫西邊陲的山城盧氏縣,山多田少,耕地資源極為匱乏,卻以盛產蘭花而聞名。盧氏縣人民政府官網介紹,該縣常住人口32萬,是河南省平均海拔最高、縣域面積最大、人口密度最小的縣。

葛文會曾在盧氏縣人民政府任職,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盧氏縣曾是國家級貧困縣,長期依賴中央轉移支付,屬于典型的農業縣??h里農業產業主要有香菇、烤煙、連翹、蘭花等,但相比之下,蘭花的市場價值最高,不少蘭農通過養殖蘭花脫貧。

“在我們這兒,養蘭花的沒有貧困戶?!彼f。

郭強是雙龍灣鎮西虎嶺村的一名職業蘭農,有二十年上山采蘭的經歷。在他的印象里,蘭草有了“經濟價值”是從2000年后開始,有浙江、江蘇甚至韓國等地的人來買這種植物,村民們從山上采回來,十塊、二十塊賣給他們。慢慢地,本地人認識到蘭花的價值,紛紛經營起了蘭花生意。

相比人工培育的蘭花品種,野生蘭是炒作的最好標的,曾炒出過一株上百萬元的“天價”。能賣出“天價”的都屬于“國蘭”,包括春蘭、蕙蘭、建蘭、墨蘭、寒蘭、春劍和蓮瓣蘭。

市場火熱,帶動了民間采挖盛行,甚至走私海外。2005年《文匯報》報道,國際市場的高額利潤刺激是國內野生植物非法采集的重要因素,其中被《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禁止貿易的18種野生兜蘭,幾乎全部流失海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