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東西”的新生與消散|南周文化榜
2024年11月文化榜:
月度電影:《好東西》《風流一代》
月度劇集:《小巷人家》
月度綜藝:《聲生不息·大灣區季》
月度圖書:《漫游在雨中池塘》《幸福世界》
月度紀念:葉嘉瑩
推薦人:
周舟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呂帆 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副主任
劉俊 中國傳媒大學傳媒藝術與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陳以侃 書評人、譯者
責任編輯:李慕琰
電影《好東西》上映后,引起了“小妞電影”與“老登電影”的討論。(資料圖)
回顧11月份的當代文化現場,我們似乎從未如此直面“好東西”的消散與新生。
電影《好東西》無疑是過去一月最受矚目的文藝作品之一。導演邵藝輝在電影中安置了海量且密集的“女本位”的細節表達,細致呈現“雄競”“月經羞恥”等當代女性話題,想象并構建一種新的都市女性生活方式。邵藝輝借女性主人公之口,表達女性要創建一種屬于自己的、新的游戲規則。
不過,《好東西》豆瓣評分雖然高達9.1分,也被一些觀眾批評:結構較散漫,視聽語言單調,缺乏描摹兩位女性更真實生活處境的耐心。有人認為《好東西》是一部“小妞電影”(Chick Flick),這是一種圍繞浪漫和愛情的迎合女性受眾的電影類型,其中“chick”一詞包含貶義。
“小妞電影”的評價標簽讓很多觀眾不滿。于是,在豆瓣網,有網友創設了相對應的“老登電影”的評價標簽,并發布了“十二道登味”的名單,以形容那些男性角色占主導,女性角色常遭受侮辱、缺乏主體性的影片?!袄系请娪啊敝胁环Α墩却蟊鸲鳌贰督谈浮贰睹绹隆返任鞣接笆方浀渲?。
這種論爭真實地呈現了分層嚴重的互聯網時代的一種現狀。盡管影片名叫“好東西”,但似乎沒有什么“好”是能滿足所有人口味的。
客觀而言,《好東西》至少提供了一種制造“好東西”的思路——打破舊的套路,引入新的視角。
劇集《小巷人家》似乎也符合這一思路。作為11月劇集市場討論度與口碑度的“好東西”(雖然同樣有讓觀眾不滿的部分),《小巷人家》對此前多年固化的年代劇套路,做了一番更具現代性的調整。作品試圖審視根深蒂固的陳舊家庭秩序,建立更平等的家庭觀念。不過不可避免的是,《小巷人家》也延續著年代劇用懷舊濾鏡呈現過去歲月的思路。導演張開宙對打光堪稱“偏執”,很多日常的場景,都輔以暖黃色調的復古燈影,以提供一種溫暖的可供追憶的影像氛圍。
制造新的游戲規則之外,在過往成功的經驗上自我增殖,似乎仍然是文藝市場生產“好東西”的常見渠道。
2017年,《白夜追兇》被觀眾視為網劇精品。7年后,續集《白夜破曉》姍姍來遲?!栋滓蛊茣浴坊蛟S是11月最受矚目的劇集。開播前,該劇平臺預約人數突破500萬,播前招商廣告商多達30個。不過,懸疑刑偵劇類型,在過去的七年里已完成多輪迭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