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建成“15分鐘社康圈”:患者就醫報銷比例高
“十四五”以來,深圳新增了社康機構195家,達到970家,“實現了每個區至少有一家基層醫療集團、每個社區最少有一家社康機構”。
為了讓優質醫療資源“沉下去”,廣東省衛生健康委組織5家國家和省級醫院“一對一”幫扶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的市級醫院,努力提升市級醫院??漆t療服務水平。
責任編輯:曹海東
2021年11月30日,深圳龍崗區,市民在社區健康服務中心接種疫苗。視覺中國|圖
在羅湖醫院集團翠竹街道社康中心的對面,就是深圳市人民醫院這樣的“大三甲”,但羅湖醫院集團副院長林錦春絲毫不擔心這會對社區健康服務中心的服務量產生影響。
“分級診療之下,患者在社區健康服務中心也能體驗到檢驗檢查的同質化服務,社康檢查后由醫院診斷,如果有必要也可以轉診到上一級醫院?!绷皱\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對于深圳人而言,“社康”機構并不陌生?!吧缈怠笔巧鐓^健康服務中心的簡稱。目前,深圳社康機構診療量占比達39.3%,有84.7%高血壓、76.9%糖尿病患者在社康機構就診。
為了改變“城市大醫院人滿為患,基層醫療機構門可羅雀”的景象,2015年,羅湖醫改拉開帷幕——深圳在全國率先進行“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一體化緊密型醫聯體”的改革探索。
社康機構成了羅湖醫改強基層最直接體現?!吧钲趫猿忠匀嗣窠】禐橹行?、以基層為重點,強化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布局和擴容下沉,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也在逐步增強,建成‘15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