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義的敗局:二十年學術出版路盡,三輝圖書解散背后
“但嚴搏非不跟人家談錢,在他的理念里,我們都是同志、朋友、理想主義者……大家都是理想主義者,那為什么就‘坑’你、給你的錢遠遠低于平均水平?”
“我們對西方學術著作的譯介已經歷了百余年,我們認為自己有‘引介之功’,但大家還是做得太表面了,譯稿質量差是學術出版的通病。讀者為了大牌學者的名字、為了漂亮的書皮買書,但很多時候我們只是裝修了外立面的墻,里面還是毛坯?!?br />
“這些東西是不可控的,理想主義沒那么容易堅持。但我覺得大家應該知道這段歷史,一個(群)人創造了一件事,怎么能隨意就把他忘了呢?所以我要告訴你它的原點,至少記住這個(群)人?!?/blockquote>發自:上海
責任編輯:李慕琰
三輝圖書辦公室的書架。(三輝圖書 圖)
“Sapere aude”,這是三輝圖書在武漢落日書展舉辦二十周年展時選定的主題,意思是“敢于求知”。對忠實讀者而言,這句高大上的拉丁語頗能代表三輝的品牌調性。
一年多以后,讀者們才愕然發現,這家創辦于2003年的出版品牌慶祝二十周年,或許不是為了展望未來,而是為了告別。2024年10月30日,三輝圖書在公眾號上公開宣布,三輝已于2023年10月底起停止運營,最新出版的書籍《碳民主》,是它的最后一部作品。
三輝圖書的創始人嚴搏非已淡出公眾視野多年。2008年《新民周刊》對他的一則舊報道被翻出,記者問他對近十年中國的暢銷書是否有過研究,他言簡意賅地答道“沒有研究”?!皣啦遣邉澚舜罅吭趪鴥韧鈱W術界贏得很好口碑的學術文化著作……這種對暢銷書的淡漠與對學術的熱情,在上海文化界乃至整個中國圖書界都顯得卓爾不群?!眻蟮乐羞@樣寫道。
對暢銷書知識分子式的自矜態度,或許為三輝的結局埋下伏筆。2022年,三輝曾在一次征集合作方時,坦言自己“是一家幾乎沒有出過暢銷書的出版公司(不是不想)”,隨后話鋒一轉,重申了它一直以來的愿景,“我們關心時代的精神狀況,關心被湮沒的歷史,關心人的自由與權利,想為這個未知的世界留存一些思想,也想為當下的生活提供有益的思考資源?!?/p>
沒有固定合作的出版社,品牌標識也不起眼,很多人可能并未留意到,許多重要海外知識分子正是由三輝首次介紹到國內的,包括翁貝托·???、尼爾·波茲曼、安·蘭德、馬克·里拉、托尼·朱特、普利莫·萊維等。三輝以出版政治、哲學、歷史等嚴肅讀物聞名,也時常開風氣之先,把鮮為國人所知的國際思潮帶到讀者面前。2016年,三輝開始策劃討論女性困境與權利的“女書系”,當時女性主義在中國社會尚未引起大范圍關注;而早在2004年,三輝就譯介了美國女性主義學者凱瑟琳·A.麥金農的講座合集《言詞而已》,探討言論如何塑造性別歧視的社會現實。
二十年間,許多追求自由智識生活的讀者從三輝的圖書中獲得滋養,亦有不少滿腔熱血的年輕人在感召之下聚集到了三輝。他們逐漸意識到,當做書的生意摻雜了太多理想主義和非商業的考量,理想終究難敵現實的重壓。
理想主義者們
2012年11月,肖海鷗進入上海一家老牌出版社工作,出版社的地址毗鄰當時三輝辦公室所在的瑞金花園。很快,她就在一個朋友的引薦下認識了三輝的人。肖海鷗還記得,第一次拜訪三輝的辦公室,細細端詳陳列樣書時的驚訝與激動,“我發現里面都是我學生時代讀過的書,比如波茲曼的《娛樂至死》、孫隆基的《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還有對我影響很深的《殷海光林毓生書信錄》……你才意識到原來讀過那么多三輝的書,會跟三輝有一種自然的親近之感?!?/p>
成立之初,三輝拿了一手好牌。資料顯示,三輝的工商注冊名為上海三輝咨詢有限公司,最初由上海季風圖書有限公司、臺灣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省出版總社聯合組建。
上海財經大學副教授梁捷是嚴搏非多年的朋友,據他回憶,新千年初期,大陸出版商與臺灣出版商缺乏溝通渠道,合作寥寥,得益于臺灣聯經的關系,三輝順利引進大量臺灣作家、學者的書。而且當時像三輝這樣的民營出版機構很少,對學術書有興趣的更是稀有,三輝迅速因出版了一批高品質思想學術類書籍打響了名氣。
維舟最早對三輝的印象是,出版了很多題材先鋒的外國書籍,但他和當時不少愛書人都發覺,這些書的翻譯瑕疵也不少。維舟是書評人,從2004年起定期在博客上寫讀書筆記,評注過不止一本三輝圖書中的翻譯錯誤,比如《行為糟糕的哲學家》。2020年,維舟在三輝出版了個人文集《一只腳踏進后現代》。
2008年,維舟入職一家市場營銷公司,辦公室剛好與三輝在同一個小區,他時不時去三輝深藏在居民樓里的辦公室串門,與相熟的編輯應亞敏聊聊三輝的選題,在她的熱情招呼下挑走幾本新書。應亞敏得知維舟在寫博客給三輝挑錯也沒有生氣,反而感謝他幫忙做了編輯校對的工作,稱重印時可以拿來用。維舟留意到,《行為糟糕的哲學家》重印后果然修正了翻譯錯誤,這增加了他對三輝的好感,“他們在這方面,從上到下態度都是比較開放的?!?/p>
讀者看出了三輝圖書的翻譯質量問題,專業編輯自然也不例外。
肖海鷗很快與三輝的兩位同仁熟絡起來,一位是三輝日常運營的主事人李偉為,另一位是流程編輯兼版權經理王嫣婷。因辦公室僅一街之隔,她們經常一起吃飯聊天。這樣親密無間的交流大概持續了半年多,肖海鷗看到了三輝面臨的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