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得罪歐美媒體,也不想得罪中國玩家的TGA,決定得罪所有玩家
當地時間2024年12月12日,被稱為電子游戲界奧斯卡獎的TGA(The Game Awards)在美國洛杉磯孔雀劇院舉行。中國開發商游戲科學的《黑神話:悟空》斬獲最佳動作游戲、玩家之選兩個獎項。
《黑神話:悟空》策劃負責人江栢村領獎時說他正在加強二郎神的強度,還不忘誅心,“我們的游戲真不難,很適合動作游戲新手?!?br />
一同前往了現場的《黑神話:悟空》制作人馮驥、美術負責人楊奇沒有上臺。
《宇宙機器人》最終出乎大多數人意料,獲得了年度最佳游戲。
責任編輯:陳雅峰
(圖:視覺中國)
不是《黑神話:悟空》多完美,而是在座各位不行
2024年,被稱為電子游戲界奧斯卡獎的TGA(The Game Awards)迎來了十周年盛典,也迎來了創立以來最棘手的一次選擇:要不要把最重頭的年度游戲獎,頒給來自中國的《黑神話:悟空》。
作為開發商游戲科學,和整個中國的首個3A級大制作,發售至今不到半年的《黑神話:悟空》創造了電子游戲史上的奇觀。2024年8月20日發售后,《黑神話:悟空》的銷量在3天內超過1000萬份,打破歷史紀錄。截至目前,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里,它的銷量已接近3000萬份。
跟史上的所有同類杰作相比,《黑神話:悟空》是個優點和缺點都非常突出的作品,但對于中國而言,這個“村里的第一個大學生”意義非同尋常。發售后的幾個月里,《黑神話:悟空》一度主宰了網絡輿論,任何一個跟它沾邊的話題,都可能吸引到人們的熱切關注。游戲的取景地成為旅游熱門目的地,游戲的配樂音樂會在全國巡演場場爆滿,證券市場的相關概念股狂飆,每一場跟科技文化和娛樂相關的學術座談會上也必然要點《黑神話:悟空》的名,盛贊一番它帶來的各種紅利……
可以說,《黑神話:悟空》憑一己之力把電子游戲在中國的地位直接抬上了廟堂。
當然,中國人圍繞《黑神話:悟空》產生的這種情結,對于TGA這樣一個由外國人創立并基本由外國人評選的游戲獎項來說或許很難理解。然而即便就游戲本身而言,在2024年這個行業產能不算高的游戲小年,滿世界能跟《黑神話:悟空》角逐年度最佳的游戲作品,也確實很有限。
除《黑神話:悟空》外獲得提名的五個游戲雖然各有來頭和特色,但就TGA過去十年的評獎標準來看,距離年度最佳好像都差了一口氣,或者很多口氣。
2024年TGA最佳年度游戲提名名單(圖:TGA官網)
《宇宙機器人(Astro Bot)》根正苗紅,身為大廠索尼自行開發和發行的親兒子,甚至連操作上都專門為索尼的游戲主機Playstation5(PS5)進行了一些定制設計,但就體量和質量而言,它終究是個合家歡的小品式游戲,很難符合TGA對年度最佳的大致要求——以往的年度最佳得主,幾乎都是高成本大制作,且必然在技術、玩法或者文化影響力上達到相當量級的作品。
《宇宙機器人》在2024年TGA上的收獲注定會成為TGA歷史上最受爭議的結果之一。它獲得了7項提名,3個獎項,當選了年度最佳游戲。
此外作為一個單人玩的游戲,它竟然還拿了最佳家庭游戲。
《小丑牌(Balatro)》無疑是2024年TGA年度最佳提名中的一個異類,這是個精致的卡牌類小制作,贏得了廣泛的好評和不錯的銷量,游戲時間動輒上百小時的深度粉絲不在少數。然而它跟《宇宙機器人》一樣,存在體量和聲量都偏小的問題,單是一個提名,可能已經是對它最大的肯定了。況且除了年度最佳,它還獲得了最佳指導、最佳獨立游戲等另外四個提名,拿到了最佳首發獨立游戲、最佳獨立游戲和最佳手游三個獎,可以說是大豐收。
史克威爾·艾尼克斯(Square Enix)重制了1997年的經典角色扮演游戲《最終幻想7》,命名為《最終幻想7:重生》,然后把一個原本完整的故事拆成了三個章節來賣,2024年獲得TGA年度最佳提名的,是其中的第二章……而第一章則在2023年的TGA上也獲得過年度最佳提名。想看到第三部的大結局?抱歉,至少還要等到2025年。
P站這樣的影視社區把年度最佳給《最終幻想7:重生》都能理解,TGA要是這么干就真是砸自己招牌,給一個最佳音樂,就已經很給臉了。
二十多年后的所謂重制,實際上是根據老一代《最終幻想7》的故事和設定打造的全新游戲,跟很多老游戲重制相比,《最終幻想7:重生》可謂誠意十足。雖然為了湊時間,游戲里塞滿了各種讓人崩潰的強迫癥小游戲,但就游戲各方面表現而言,《最終幻想7:重生》沒什么突破,也沒什么短板,是符合今天這個時代期待的一部作品。除了非原創,它最大的問題就是平庸,而且在商業策略上的雞賊也直接導致三部曲才賣到第二部銷量就開始大跌——而銷量,也是衡量年度最佳的一個重要指標。
2024年爭議最大的TGA年度最佳提名,毫無疑問就是《艾爾登法環:黃金樹幽影》。它的爭議點在于,這不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