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看《潛伏》:語境的不對稱、不當傳播
好像在大陸只要打上愛國,就所向無敵了,但其中濫權、暗殺、監控、勾心斗角等手段看后都使人毛骨悚然,因為現在這些手段可能還有存在的空間,難道大陸民眾不害怕嗎?
金融危機的到來,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文化產業的繁榮,一些相當敏感的歷史也搬上電視,最近熱播的電視劇《潛伏》就是其中之一。
當兩岸關系逐漸轉為熱絡的時候,國民黨和共產黨當年的恩恩怨怨也引發民眾的關注。臺灣領導人馬英九最近在接受《中國時報》專訪中表示,兩岸應該往前看,過去光是一個徐蚌會戰(大陸稱淮海戰役)都是上百萬人的傷亡,當然是不堪回首的往事,中華民族再從事內戰實在是人類的悲劇,他呼吁兩岸不要再重復過去的惡斗。從馬英九就可以看出,兩岸對于同一段歷史的名稱、看法是完全不同的。當然,臺灣民眾在最近十年的認同上出現分歧,但在紀念蔣經國百年誕辰中,臺灣民眾正在凝聚共識,更加凝聚的臺灣是一種趨勢。
《潛伏》電視劇熱播的正是國共斗爭中最為激烈和具有相當爭議的階段,在此階段存在的幾個問題就是:在抗日戰爭階段隸屬于國民的軍統組織開始使用大量的暗殺手段來對付日本侵略者和漢奸后,在內戰中這樣的方式和方法得到延續,這些濫權的行為,蔣經國在臺灣將這些脫軌行為做出徹底的整治。
《潛伏》大陸化、不了解國民黨
《潛伏》電視劇在整體表演的過程中存在如下問題:
首先,劇本、導演、演員對于國民黨官員的整體特點缺乏了解。國民黨的整體支持者基本是建立在地主和知識分子的基礎之上,國民黨的問題就是在持續的抗打擊上比較薄弱,要不然無法理解為何在抗日戰爭中的正面戰場上付出巨大代價之后,在接下來的內戰當中,國民內部出現了大量集體貪污的現象,就是說八年抗戰使得國民黨的菁英在精神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