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換導師的碩士論文受追捧:如何選導師是門學問丨快評
如果你與導師產生了比較大的矛盾,或者你已經對導師有了比較大的意見,通過正式程序要求換導師也不失為一條回撤與及時止損的可行之道。一味壓制自己,讓自己陷入精神內耗之中,憋出乳腺增生或前列腺增生,完全沒有必要。學校也應該保障,從招生到就讀期間,導師與學生都有較大的選擇權,有雙向選擇權本身就是好事:學生的選擇權可以壓制某些導師的胡作非為,如果所有的學生都不愿意選你那至少面上無光,同時導師的選擇權,令學生作為成年人也不能任性胡來,有利于學生的社會化。
責任編輯:辛省志
近日,華東師范大學一篇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她為什么換了導師——一項導生關系的案例研究》引發關注。截至2024年12月13日,該篇論文下載量達98623次;作者為該校2017屆教育學部教育學系畢業生王偉,其在論文中稱,通過對換導師事件的當事人及其身邊的同學、舍友、導師等社會關系的訪談,探討了研究生導師制度下的導生關系。
從標題可知,這篇論文其實并不是把導師-學生矛盾與換導師作為一個現象與問題來處理,這樣做的基本前提是必須搜集盡可能多的這類事件,而只是記錄了一起換導師事件。用一個點來代表整個面,將當事學生與老師關系中存在的問題,外推為一般性的導師-學生關系問題,其邏輯效力在相當程度上是可疑的。
作者采訪的主要對象是當事學生,當事導師并沒有接受作者的訪談,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論文對這起事件的敘述就完全基于學生的視角與看法,缺乏平衡性與交叉驗證,未必代表客觀事實。當事學生一位同門師兄接受了訪談,稱對導師的感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