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中國要以穩定性應對外部挑戰|2024新金融大會

中國對全球的影響力不斷增加,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新增的貢獻部分將始終繼續保持在30%以上。

中國發展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和不確定性在急劇上升。

關稅戰、貿易戰和科技戰違背歷史潮流和經濟規律,沒有贏家。

責任編輯:豐雨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經濟發展與世界政經格局息息相關。這亦是財經界孜孜探討的永恒話題。2025年,中國經濟發展將面臨哪些外部挑戰?如何應對?

在南方周末日前于北京舉辦的2024年新金融大會上,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應邀發表“全球經濟形勢與中國的改革開放”主旨演講。他認為,展望2025年,中國經濟發展將面臨五方面的突出外部挑戰:特朗普政府二進白宮執政、全球氣候變化挑戰、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實施進度、人工智能治理安排和地緣政治沖突。應對上述錯綜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中國要有針對性,以穩定性應對外部挑戰。

朱光耀長期致力于全球經濟金融領域工作。自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成立以來,參與了歷次對話的籌備與執行工作,并因在全球經濟金融領域的貢獻和影響而廣獲認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在2024年新金融大會上發表演講。)

中國對全球的影響力不斷增加

朱光耀稱,中國對全球的影響力不斷增加,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新增的貢獻部分將始終繼續保持在30%左右。無獨有偶,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2024年8月舉行的一次例行記者會上亦公開表示,多年來中國經濟增速在主要經濟體中位居前列,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成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2024年,中國經濟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

上述表態無疑錨定了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地位及發展趨勢。與此形成呼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于2024年7月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中指出,2024年中國經濟增速為5%。這一數值較該組織4月份預測的數值上調了0.4個百分點。

IMF稱,因亞洲特別是中國和印度經濟活動走強的推動,故此上調了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速預測。其中,受益于一季度國內消費反彈和強勁的出口表現,中國經濟增速上調至5%。但由于人口老齡化和增速放緩帶來的阻力,預計2025年中國GDP將放緩至 4.5%。

IMF是一家全球性金融機構,由189個成員國組成。對成員國的經濟政策進行監督并提供政策建議、收集和發布全球經濟和金融數據,為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員和公眾提供信息等是IMF的重要職責。

五大挑戰

朱光耀同時認為,中國發展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在急劇上升。他認為中國經濟發展將面臨的外部挑戰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首先是美國特朗普二進白宮執政可能帶來的影響。朱光耀稱,特朗普在競選過程中以及在他勝選之后反復強調,要對美國的貿易伙伴普遍征收10%-20%的關稅,對中國要征收60%的關稅。這種關稅威脅是對以世界貿易組織為中心的國際多邊貿易體系嚴重的挑戰。朱光耀提及,回顧上個世紀20年代,美國高額關稅導致全球貿易戰。1930年初,全球經濟陷入衰退,最后導致“全球大蕭條”。他認為,關稅戰、貿易戰和科技戰違背歷史潮流和經濟規律,沒有贏家。

其次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面臨著倒退的風險。這一風險同樣起源于特朗普在競選中表示要再次退出《巴黎協定》。特朗普曾于第一次執政期間,即在2017年6月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導致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危機的努力受到了嚴挫折。

朱光耀介紹,2024年11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九次締約方大會在阿塞拜疆舉行會議并達成了重要共識:發達國家對氣候變化的現狀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2035年之前,發達國家官方和私人資本每年要向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提供3000億美元支持。特朗普再度執政,可能再次宣布退出《巴黎協定》。這將使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和進度再次受到挫折。

第三個挑戰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施進程未令人滿意。2025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施將進入非常關鍵時期。自2015年聯合國制定17項目標以來,10年過去了?;仡欉@些目標的核心內容,減貧、防止饑餓、清潔水、環境經濟發展等一系列目標是非常不能令人滿意的。最突出的是防止饑餓目標遠遠沒有實現。至今為止,仍有8億人生活在饑餓之中。2025年,如果這一進程不能推進,一些國家的社會動蕩將沖擊著整個國際和平發展的秩序。

第四個挑戰是人工智能快速發展引發的治理安排及倫理制度相關。2024年,人工智能迎來爆發式發展,為人類提高生產力創造了非常好的條件。但與此同時,因為通用人工智能本身自帶思維,產生了一種新的生產關系。而國際社會遠遠沒有就適應這種生產力、生產關系變化形成治理的國際規則,特別是倫理規范。這是對全人類的挑戰。

最后是地緣政治的挑戰。目前中東亂局還在繼續,烏克蘭仍舊陷于軍事沖突,韓國近期也出現了政局動蕩。這些地緣政治的發展都要加以分析和應對。如何應對這些重大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是一項重大挑戰。

集中精力做好自已的事

如何應對上述挑戰?

朱光耀認為,在面對以上挑戰時,中國應以穩定性應對外部挑戰。重點采取以下三方面對策。一是加強對特朗普團隊成員及其重點政策主張的跟蹤研判,為有針對性做好預案奠定基礎。對特朗普新政府反華色彩濃厚的特點,要做好斗爭準備。在與美方談判時,最關鍵的使命任務是捍衛國家權利和尊嚴,堅定不移地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二是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凝心聚力促發展,以加快發展增強對美博弈能力。關稅戰、貿易戰和科技戰歸根到底是國家之間生產力的競爭,是資金、技術和人才的競爭。發展是硬道理,保持經濟的健康、可持續增長至關重要。

三是本著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原則處理好中美關系。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在規則、規制、管理、標準方面同國際接軌,進一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包括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把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各項要求落實到行動上。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