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用電安全的責任拼圖
在城市道路的沿線,電箱像哨兵一樣沉默站立,雖然不起眼但至關重要,承擔著電力分配轉換、監控保護等功能。但當這些電箱經歷了風吹雨打、日久失修,也可能成為安全隱患。
余旭對于公司門口一個白色的電箱印象深刻。電箱設在人行道一側。電箱門缺失,數十條電線外露。電箱上沒有任何標識,歸屬于哪個單位?線路是否通電?均不得而知。每次路過,余旭總是繞得遠遠的,擔心漏電。
公共用電安全問題不止于此,暴雨下路燈漏電引發的事故、高壓電塔下的釣魚悲劇、商場外接電線的私拉亂接所引發的火災、公園游樂設施線路老化引發的故障……這些事件的頻頻曝光,觸動著公眾的神經,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強烈的不滿。
公共設施用電安全責任歸屬何方? 公眾往往首先想到供電局,然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01 產權人,是“法選”責任人
對于責任劃分這一問題,無論是《供電營業規則》還是《供電合同》,都有非常明確的界定?!案鶕嚓P法規,供電設施的運行維護管理范圍按產權歸屬確定,并非由供電局包干(全面承擔)?!焙D想娋W公司??诠╇娋峙渚W資產部配電技術管理專責徐政解釋說。
本科電氣專業畢業后,徐政先后在供電所、供電分局及配網資產部工作。在多年的職業生涯中,他頻繁遭遇對供電局的種種誤解,諸如許多人認為“電力設備全部被視為供電部門所有并由其管理”等等。
他指出,產權人責任不落實,成為公共場合用電安全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在一些情況下,公共場所用電設施的所有者或管理者未能充分履行其安全管理職責,導致隱患排查治理不徹底。而公共場合用電安全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尤其是在商場、酒店、醫院、學校等人員密集、電氣設備復雜且用電量大的場所,一旦發生事故,后果將不堪設想。因此,明確公共場所用電設施的產權人,并促其積極履行責任,是預防用電安全事故的關鍵。
那么,誰是這些設施的產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