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原型親屬喊話演員:影視改編對真人真事要有敬畏之心
以真人真事為背景的藝術創作,需要基本符合客觀事實,避免夸大其詞、肆意煽情渲染、嘩眾取寵,不得含有對他人進行誹謗、侮辱的內容。
文藝創作者不應照抄真實生活,要將真實案例進行合理虛構、重構,在使用真實案例核心戲劇模式和話題性的同時,盡可能回避對號入座并傷害當事人或家屬的可能性。
責任編輯:辛省志
近日,“南大碎尸案”被害人刁愛青的姐夫公開致信演員張譯稱,“愛青29年前在南京大學讀書期間被兇手殘忍殺害。案件至今沒有偵破,我們全家希望時間可以撫平我們的傷痛,讓我們可以遺忘!”
張譯主演的電視劇《他是誰》在2023年熱播,劇中的“余愛芹案”與“南大碎尸案”高度相似,劇中還虛構了“余愛芹”婚外情的劇情?!斑@些毫無根據的胡編亂造不僅是對我死去妹妹的極大侮辱,更是給我們全家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一石激起千層浪?!边@封公開信讓相關話題連續多次登上熱搜榜。 除了部分張譯的粉絲質疑被害人家屬借張譯“炒作”之外,絕大多數人都站在被害人家屬一方。輿論普遍認為,藝術雖然可以高于生活,但絕不能脫離生活的真實與厚重。影視劇在改編過程中,創作者應承擔起更大的社會責任和道德義務,而不能為了追求戲劇效果肆意歪曲事實或添加不實情節。從法律角度而言,死者的人格權益同樣受到保護,創作者應事先向已故原型人物的近親屬獲取授權,以避免侵犯死者的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合法權益。
應該說,本次風波之所以反響這么強烈,其實是公眾對影視劇改編長期積垢的一種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