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變天,伊朗“抵抗之弧”何去何從丨智庫視點

只要真主黨、哈馬斯和胡塞武裝在阿拉伯世界依然被視為異端而受到孤立,那么它們對于伊朗的支持就存在一種不可或缺的“剛需”。

責任編輯:姚憶江

2024年12月19日,新華社報道,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19日就敘利亞問題舉行新聞發布會,呼吁國際社會支持推動敘利亞實現和平、包容、可信的政治過渡。11月27日以來,敘利亞反對派的軍事行動使巴沙爾政府迅速倒臺,以伊朗為核心的“抵抗之弧”遭遇重大打擊。

當地時間2024年12月21日,敘利亞大馬士革,阿薩德政權61年統治結束后百廢待興。(視覺中國/圖)

伊朗既是中東地區大國,也是全球最大的什葉派國家。1979年以來,伊朗大力輸出伊斯蘭革命,構筑以反美反以為特征的“抵抗之弧”,在中東具有廣泛的影響力。

在特朗普即將上臺的背景下,伊朗何去何從,成為一個需要關注的重大問題。

“抵抗之弧”

伊朗為代表的抵抗力量的崛起是新千年中東政治中最引人注目的現象之一,源頭可以追溯至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而后經歷了2003年伊拉克戰爭和2010年年末以來中東劇變兩個發展階段,最終形成了以伊朗為核心,包括敘利亞阿拉維派政權、黎巴嫩真主黨、伊拉克什葉派民兵、也門胡塞武裝和哈馬斯等成員在內的“抵抗之弧”。

1979年之后,伊朗輸出伊斯蘭革命的結果是組建了多個什葉派伊斯蘭組織,包括黎巴嫩真主黨、伊拉克伊斯蘭革命最高委員會、巴林伊斯蘭解放陣線和沙特真主黨,其中黎巴嫩真主黨是黎巴嫩國內最強大的軍事政治力量,也是伊朗在中東輸出革命最成功的案例。

伊朗與敘利亞結成了同盟關系。對抗共同敵人(伊拉克、美國、以色列)的利益需求是兩國關系發展的根本原因,但宗教也在其中扮演著一定的角色。1970年,阿拉維派(占敘利亞總人口12%)的哈菲茲?阿薩德掌握敘利亞國家政權后,面臨著嚴重的合法性危機。1972年和1973年,著名的什葉派宗教學者哈桑?設拉茲和穆薩?薩德爾先后發布法特瓦(教法意見)宣布,阿拉維派是什葉派的一部分。阿拉維派的“什葉派化”改變了中東地緣政治格局,預示著敘利亞開始加入伊朗為首的中東什葉派陣營。

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摧毀了遜尼派的薩達姆政權。伊朗的地緣環境明顯改善,伊朗處于“被崛起”的有利態勢。伊朗大力發展與伊拉克的關系,伊朗人的商品主導著伊拉克南部什葉派地區。伊朗在什葉派世界的影響達到空前程度。

2010年年底源于突尼斯的中東劇變,對中東政治形成強有力的沖擊。伊朗和也門胡塞武裝的關系開始強化,后者成為“抵抗之弧”的新成員。更重要的是,伊朗、黎巴嫩真主黨以及來自多個國家的什葉派雇傭兵通過合力拯救敘利亞阿拉維派政權,使得“抵抗之弧”進一步鞏固。

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后,伊朗史無前例地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以保衛宰娜卜圣墓的名義,成功保衛了巴沙爾政權。

伊朗還利用什葉派信仰爭取國內民眾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