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涌入,縣城更好玩——2024縣域消費觀察
對于縣域市場,如何更好地承接流量、做實消費?在異地文旅熱潮的基礎上,如何發掘完善本地的消費市場,延續長紅“保鮮期”? 節假日高峰過后,網紅縣城消費的“內功”如何增長?
責任編輯:戴春晨
忙碌的縣城咖啡館(圖/視覺中國)
2024年,走進中國的縣域城市,你會發現一種新的活力正在涌動。
當下的縣城街頭,一幅充滿活力與現代氣息的商業畫卷正徐徐展開??Х鹊?、品牌奶茶店、裝修精致的烘焙店紛紛涌現,成為年輕人休閑聚會的熱門場所;健身房、鮮花店、寵物店等新業態也逐漸融入縣城的日常生活;外賣小哥騎著電動單車穿梭在街頭巷尾,為一座座小城帶來了熱鬧非凡的生活節奏。
要理解縣城消費市場,既要破除“縣城婆羅門”的刻板印象,更不能忽視縣鄉居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諸多涌現的新消費業態,打破了傳統縣城商業業態單一的局面;外賣、電商等數字化消費基建的完善,背后是一個個居民的真實需求。
縣域消費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成為觀察中國消費升級和經濟轉型的窗口。
隨著消費市場的不斷發展,縣域消費結構出現了明顯的分化趨勢,其中一個顯著特點是新業態下沉,給縣域的本地消費帶來強勁勢頭;另一個特點則是?“網紅縣”消費的崛起,帶來新的商業機遇。不過,新趨勢也帶來新思考——以“網紅縣”為樣本的縣城消費市場,想要持續長紅,不僅要看節假日高峰的“打卡”熱度,更要看高峰期過后的“細水長流”。
對于縣域市場,如何更好地承接流量、做實消費?在異地文旅熱潮的基礎上,如何發掘完善本地的消費市場,延續長紅“保鮮期”? 節假日高峰過后,網紅縣城消費的“內功”如何增長?
有鑒于此,依托各級政府的統計數據及美團的消費數據,南方周末城市(區域)研究中心綜合分析50個“網紅縣城”,試圖解答縣域消費的奧義。
被低估的縣域市場
縣域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1812個縣城、7.48億常住人口、占全國消費市場38%的比重。2024年,縣域正在撐起中國消費的一片天。
統計數據顯示,從2013年到2023年,全年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000億元的“千億縣”,數量從9個增至59個,10年增加50個。這充分顯示出縣域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巨大潛力。
據南方周末城市(區域)研究中心早前發布的《中國城市消費的現狀、問題和展望》,2024年三季度,多數二線城市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超過了一線城市;在“萬億元GDP俱樂部”的26座城市中,規模較小的城市增速優于規模較大的城市;而在這些城市之外,縣域和低線城市的整體表現又優于二線城市。
長期以來,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一直是消費的絕對中心,無論是在消費規模、中高端品牌的集中度,還是新業態的普及度方面。但如今,這種絕對優勢正在被打破,縣城消費正在崛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