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版“狂飆”,為何口碑兩極分化?
責任編輯:柴穎瑞
古裝懸疑劇作為經典劇集類型之一,因其極強的可看性,一直備受觀眾青睞。早年間的《包青天》《神探狄仁杰》《大宋提刑官》曾強勢霸屏,塑造了不少經典人物形象;近年來,古裝懸疑劇不斷推陳出新,問世了《長安十二時辰》《唐朝詭事錄》《御賜小仵作》《繁城之下》等多部口碑佳作。
在此背景下,新劇《清明上河圖密碼》(以下簡稱《清密》)未播先火,被列入今年年末的“劇王預備役”。
就演員陣容、劇情設定來看,該劇頗具爆款賣相:演員方面,它集結了張頌文、周一圍、林家川等實力派演員,演員班底與《狂飆》頗有重合,讓人懷揣著看宋朝版“狂飆”的期待;設定方面,它帶有很強的志怪色彩,包括祥瑞案、帽妖案在內的多個案件都涉及怪力亂神,似在對標《唐朝詭事錄》。
然而,播出20集后,《清密》的口碑卻呈兩極化趨勢,喜歡的觀眾覺得它對北宋的人文地貌進行了神還原,煙火氣十足,制作水準很高;討厭的觀眾覺得它魔改原著、破案邏輯經不起推敲,而且張頌文的古裝扮相也令人不適、出戲。
私以為,就劇情推進來看,《清密》更像是一部概念和制作強過劇情與人物的作品。該劇由作家冶文彪創作的同名系列小說改編而來,原著一共六部,豆瓣評分均在8分以上,尤其是迎來大結局的第六部,豆瓣評分更是殺到了9.1的高分。
小說最大的看點,便是將傳世名畫《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