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在一只“鷹眼”中發生

臨近年關,平平安安度過2024年,是大多數人的內心期待。

這份期待的實現,需要無數人處處留意細節,時刻防范隱患的風險。         

隨著時代發展,技術不斷進步,防災減災的工具包也逐漸有了科技力量的加持。這其中,有一只“鷹眼”隨時隨地不停轉地盯著遠方的海面、變幻的大氣層、動態的風,預測著可能逼近公共生活的臺風、海嘯、暴雨等在內的自然災害?!苞椦邸辈蹲叫畔?,同時也驅動著鷹擊長空般敏捷的災害預防動作。

它的全稱是平安產險“鷹眼系統DRS2.0”(Digital Risk System),最初生長于南方城市深圳的土地上,在守護公共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希冀中出發,背靠海量數據,牽起天空中的遙感衛星,向一線平安人和用戶輸送源源不斷的數據預警,守護萬家燈火中的日常生活。

硬核科技:監控風險

廣東陽江,盛產富硒大米。

生長在粵西土地上的稻米,在每年的收獲季會被陸續送往全國各地不同人家的餐桌上。這樣一碗米飯,不僅讓食客感受到南方水土孕育出的稻米香甜之味,也滋養起當地種稻農戶生活的可能性。當地通過搭建種植合作社的方式,激活水稻規?;N植,吸引更多村民加入其中。

水稻豐收時 圖源/新華社

規?;N植能讓農民降低平攤到每畝地上的勞作成本,但依然無法改變農業“看天吃飯”的客觀事實。收獲前一旦遇到颶風暴雨,水稻產量難免減損。同樣考慮過這個問題的平安產險在陽江地區有針對性地提供了水稻種植相關的農業保險,來保障還在農業事業上發力的人和企業的大后方。

有針對性的農業保險,可以保證農業種植者在遇到減產時依然能夠有保底收入,支持來年的播種。

與此同時,平安產險深知,在自然災害來臨前的預防,讓受災面積和程度降到最低才是更需前置考慮的事情。

在保險的基礎上,同時引入科技力量,結合“鷹眼系統DRS2.0”,一線平安人可以對陽江已投保水稻田周圍的“風吹草動”盡在掌握。公開信息顯示,平安產險鷹眼系統DRS2.0聚合了超2萬億條地理、災害、氣象、保險數據,可以利用數值模擬、機器學習、衛星遙感監測等創新技術,對自然災害預測預警,為用戶提供災害預警、風險篩查、巨災風險管理等多場景服務。

2024年9月,臺風“摩羯”中心附近的最大風力一度達17級以上。當時的預警信息播報顯示,“摩羯”預計在廣東陽江到海南瓊海一帶登陸。

每年9月,也是陽江水稻的收獲季。農戶大半年的勞作收獲成果也在這個月見分曉。但臺風“摩羯”的出現,無疑攪動了當地種植戶內心的安全感。伴隨強臺風而來的強降水,很容易讓已經成熟的稻穗倒伏并在田地中發霉。這些都直接影響著這一季稻谷的收成。

為了降低損失,平安產險陽江中心支公司在啟動相關的應急預案工作后,利用“鷹眼”分析“摩羯”的移動路徑,提前協調好人員、物資等,確保災后第一時間前往現場進行查勘定損,提高理賠速度。

臺風登陸時的海邊 圖源/新華社

針對農業生產,結合系統分析的影響范圍,平安產險的后臺會向相關投保的農戶發送預警信息,提醒農戶提前做好相關的防災減災措施。陽江一線的平安人還會提前到現場走訪農戶,在種植田地的周圍查看是否存在需排查的安全隱患,并耐心講解極端天氣下個人安全和生產種植安全的注意細節。

“鷹眼”在極端天氣下的穩定運轉,不僅守護了一畝田、一株稻穗的順利收獲,還守護著陽江地區更多企業財產的安全,及時甄別需要重點注意的目標企業并發出提醒。

在更大的范圍內,針對臺風“摩羯”,平安在災前、災中、災后采取了一系列舉措。災前,通過多種渠道向客戶發送預警信息和防災指引,覆蓋車、財、意、農各類客戶939.4萬,發送預警2439萬次,提高了公眾的災害防范意識和能力。

災中,篩選出285個重點客戶進行回訪,并發放擋水板、沙袋等防災物資4467套,排查隱患149處,有效降低潛在風險,這些行動相較原來未采取有效措施出險率下降超30%。

災后,調派遠程團隊超1300人,現場支援人力超100人,主動回訪7600余個理賠案件。截至9月底,20天內結案筆數超2.7萬,結案率近90%。

科技讓風險更可控,讓人民財產安全更有保障,生命健康也得到了守護。

專業人才:傳遞溫度

用好科技的力量,讓“鷹眼”的銳利敏捷不斷迭代并發揮更大作用的,是一群具體的平安人。他們在一聲聲需求和問候中傳遞溫度,讓平安出現在千家萬戶。

“鷹眼”自開發以來,更新完善的腳步從未停歇。

平安產險于1995年率先成立專業化風控團隊,經過近30年的發展,已建成一支總人數過萬的風控隊伍,并于2016年通過了ISO9001認證,標志著平安風控實現了體系化、標準化。

此外,多線并進的人才隊伍搭建也在同步進行。

在平安總部,一支具有地震、洪水、氣象、地質、遙感、建筑工程等專業背景的高素質人才隊伍高效協同;在分支機構,一支遍布全國42家分公司的由風控、理賠、業管構成的屬地防災減災服務團隊則提供在地性服務。

一群人,在科技的加持下,守護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也在運用自身的專業能力和一線經驗,為技術的更新和迭代反饋真實的信息和需求,讓鷹眼系統在人們的手中成長為更趨完善的風險減量服務工具包。

平安風控工程師為企業提供服務的效率也因此大幅提高。針對公路、橋梁和地鐵等重大基礎設施工程,風控工程師可以利用衛星遙感、InSAR沉降監測和自然災害風險地圖等專業技術,足不出戶即可為數十個重大工程識別自然災害隱患,并及時提供整改建議。

但平安風控工程師依然會在需要的時刻,在第一時間趕到項目現場。深中通道在建設的關鍵期直面強臺風的挑戰時,平安工程師立馬驅車從距離項目建設地一百多公里外的地方趕赴,為項目建設方提供防災減災的相關專業建議。

建成后的深中通道 圖源/新華社

他們,是一群在工作中時刻準備“逆風而行”的人。

一線的平安人也會在走訪的過程中守護小微,為小商店、小餐館、小旅館等九小場所安裝智能煙霧探測器、溫度傳感器等物聯網設備,對火災隱患進行24小時動態監測,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如煙霧濃度超標或溫度異常升高,系統將立即發出警報,并通過電話、短信或App推送等方式通知相關人員,實現快速響應。

針對意外事故,平安產險的人才團隊也在日復一復的努力中搭建了萬物互聯平臺,實現了對水淹水浸、危險氣體等13類風險場景的安防監控覆蓋。通過為企業安裝物聯網安防設備,并接入萬物互聯平臺,實現7*24小時風險動態識別、預警和干預,一旦發現潛在風險,就會觸發預警,派遣風控工程師或第三方機構迅速干預,以消除安全隱患。

截至目前,平安已幫助客戶識別超299萬次風險,高危風險人工介入干預三千余次,實現多頻次、高精度、智能化風險管控。

數據的背后,是專業平安人手與心雙向傳遞的生命溫度。

平安同行,千千萬萬遍

在風險減量這件事上,平安在做的,不只“鷹眼”。

12月12日,由中國災害防御協會、中國平安聯合主辦的“平安守護·防患未‘燃’”2024年基層應急能力提升公益活動在南京舉行。中國平安旗下平安產險與中國災害防御協會聯合發布《城市重點消防安全與火災防控指引》系列科普叢書,與中央財經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機構聯合發布《科技賦能風險減量服務白皮書》。

其中,《城市重點消防安全與火災防控指引》匯聚了行業協會、高校、科研機構等對城市消防安全的多年研究,結合平安產險三十余年的承保經驗、風控研究等多維實踐,深入剖析城市火災的災害與成因,解讀防控知識?!犊萍假x能風險減量服務白皮書》收錄了自然災害、安全生產、社會安全和新興風險等領域的國內外經驗及平安產險實踐,為中國完善了風險減量行業研究的空白。

《城市重點消防安全與火災防控指引》發布現場

平安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黃寶新表示,近年來中國平安積極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科技創新手段,探索“保險+科技+服務”風險減量新模式,深化與行業協會、學術機構的合作,助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以實際行動助力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截至2024年12月,鷹眼系統累計發出預警臺風、暴雨、洪水等災害預警信息93.7億次,覆蓋6714萬個人及企業客戶,有效幫助企業和個人提升防災減災應急能力。

在守護人民平安的道路上,平安自成立以來,已走過36年。

未來,這條路依然向前延伸。

網絡編輯:kuangyx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