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敬畏中卓越迭代,中國核電人的光榮與夢想
從1955年中央決定建設中國自己的原子能產業開始,我國核工業已經走過了將近七十個年頭。從1985年3月20日中國大陸第一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開工建設,到如今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品牌“華龍一號”大批量高質量建設,成為閃亮的“國家名片”站在全球核電技術進步的潮頭,在近四十年的時光里,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核電”)不斷譜寫新的輝煌篇章。
在中國核電,最美的風景是人。核電人對安全的堅守,對業務的深耕,對創新的執著,對卓越的追求,構成了中國核電奮進的基底。
敬畏:防禍于先,知而慎行
“筑起保障核安全的厚墻?!边@是有“工人院士”之稱的中核集團首席技師何少華對自己責任的承諾。
何少華工作室合影(右三為何少華)
安全是核電的生命線。作為核反應堆維修技術權威,何少華不僅身體力行,還在秦山核電成立“何少華技能大師工作室”,10年間帶出了一支核電廠特種維修的高級技術人才隊伍,并具備滿足對外服務需求的技術能力。
2020年,國內某核電站反應堆出現故障,在找國外團隊得到需要6個月以上修復時間的答復后,負責人找到中國核電,希望能提供技術支持。接到任務后,何少華帶領團隊,在極短的時間內成功完成檢修工作,保證了核電站安全穩定運行。
“中國核電某種意義上也是指全中國的核電”。在何少華的認知里,核安全文化是全國所有核電企業的靈魂。盡自己和團隊所能,為中國的核電安全保駕護航,體現的正是中國核電追求卓越的價值導向。
與維修技師相伴的,是核電站“現場操作員”。他們在機組現場排查安全隱患,保衛電廠的安全。海南核電的何陽陽就是這樣一名“現場操作員”。
在海核,“何兩萬”這個外號更加響亮?!皟扇f”指的是一個核電機組里的閥門數量。何陽陽花了大量“笨功夫”,熟悉了所有系統,硬是將這兩萬個閥門的信息全部記了下來。每當同事們遇到緊急情況,他總是第一時間將安全隱患排查出來,確保機組無恙?!昂蝺扇f”的名號由此傳開,成為對業務熟悉和對安全堅守的象征。
安全是紅線,是員工考慮所有問題的出發點。這是核電廠的獨特之處,也是中國核電發展的基石。
積累:日積跬步,以至千里
對于核電人來說,學習貫穿在每天的工作中。
核反應堆操縱員有一個稱呼叫“黃金人”,非常形象地概括了培養一名操縱員所需的成本:相當于一位成年人體重的黃金價格。在中國核電的起步發展時期,操縱員培訓經常需要在國外完成。來自田灣核電的王吉鵬就在俄羅斯學習了13個月。
隨著中國核電在技術上的長足進步,以及以王吉鵬為代表的一批“黃金人”挑起大梁,我國逐漸具備了自主培養“黃金人”的能力。操縱員是理論與實操兼備的崗位,前輩操縱員對后輩“傳、幫、帶”,逐漸成為中國核電通行的范式。
王吉鵬在這方面下了大功夫。為了將核安全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他不僅編寫了大量培訓教材和操作手冊,還利用業余時間翻譯了二十余萬字的規程。如今,他已培養了29位操縱員,很多人都成為中國核電各基地的業務骨干。
一名成熟的操縱員需要5到10年的工作經歷,經歷上百次考試,淘汰率極高。來自福清核電的曹宇華形象地描述了這個學習量:“我們女性身高大概一米六,考一個操縱員資格,要閱讀的文字資料摞起來大概和我身高差不多”。
曹宇華趕上了中國核電發展的新階段?!叭A龍一號”是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壓水堆堆型,而曹宇華成為了“華龍一號”核電機型的第一位“女黃金人”。
福清核電外景
幾年后,曹宇華轉型成為操縱員模擬機教員,將主要精力用在培訓新“黃金人”上。她認為做教員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自己和學員都會在交流碰撞中獲得新知。
常年培訓,終身學習,這是每一個中國核電員工的習慣。
創新: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中國核電的發展,經歷了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領域領跑的過程。不斷創新,持續精進,追求卓越,是其中的源動力。
在核電站,化學工作者被稱為“工藝的眼睛”,他們會通過測試分析,發現系統可能存在的異常。今年7月,三門核電的一個實驗室成功獲批全省重點實驗室,他們的工作重點之一,就是推動核電化學向無人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實驗室主任侯濤將這一工作歸納為“智慧化學”。目前該實驗室正在測試一套人工智能診斷系統,它可以自動運用數據大模型來判斷系統問題,提出解決方案。這也是世界首個此類系統。
在更大的舞臺上,中國核電也在經歷從并跑到領跑的跨越?!叭A龍一號”示范工程福清核電5、6號機組WANO(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綜合指數均達到滿分,標志著“華龍一號”生產運營績效在全球范圍表現卓越。
中國核電在技術上的創新還體現在“玲龍一號”上。在核反應堆領域,小堆可以發電,為城市供暖等,被視作核能領域的“移動充電寶”。幾十年來全球進入設計階段的小堆有近80個,但“玲龍一號”是第一個從PPT和圖紙上走下來,進入到建設階段的小堆。
隨著“玲龍一號”在海南核電投入建設,成為全球首個陸上商用模塊化小堆,我國有了在小堆領域“出?!钡哪芰?,具備了“領跑”的身位。
中國核電的安全高效運行,得到了全球業界的高度評價。近日,中國核電旗下所有25臺運行機組全部達成WANO 2030卓越行動績效目標,體現了中國核電在核能領域持續創新和追求卓越的堅定決心,也為全球核能行業的安全、高效、可持續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中國核電人未來依舊會秉持“核安全文化是企業文化的靈魂,追求卓越是價值追求的永恒”的信條,持續打造“可靠、可親、低碳、賦能”的企業形象,砥礪前行,再攀高峰。
網絡編輯: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