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劍
編者按:
科幻作家程婧波的南方周末AI同題小說
(本文首發于2025年1月2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悠翔
姜子誠從數字的深淵中驚醒,身體從椅子上一躍而起,像是從電路板上彈起的電子。他完全忘了身上的數據線還緊緊連接著,那模樣活像是一具被電流驅動的尸體。
“巨蟒,白象,還有一樣是……”他的嘴唇蠕動著,喃喃地自言自語,“還有一樣是什么?他還沒有來得及告訴我?!?/p>
姜子誠呆站了一會兒,眼睛直愣愣地盯著一地的熒光。這熒光來自一面與他差不多高的屏幕,屏幕上閃爍著一行字:
「鐘無影(擔心地)問姜子誠:你沒事吧?」
姜子誠坐到地上,拾起鍵盤,敲擊著回應:
「姜子誠對鐘無影(抱拳道):沒事。巨蟒,白象,快說還有一樣是什么?」
屏幕上不再吐出新的信息,只有藍綠的光芒微微閃爍。熒光似霜,姜子誠腦子里回響著代碼的低吟,眉頭緊皺,還沉浸在剛才那次噩夢般的“深潛”之中。每次從數字深淵“浮出”之后,回到現實世界里總有這樣一種恍若隔世的錯覺。他久等不見鐘無影回答,便伸手拔掉了身上的數據接頭,數據線另一端連著的屏幕暗淡了下去。
人工智能可以產生自我意識嗎?
他無數次潛入數字深淵中去探尋這個問題。
以他為首的一個研究團隊,把“自我意識”比作“劍”。姜子誠要做的,就是證明人工智能可以掌握“劍”,人工智能可以擁有自我意識。
植物擁有與人類十分相似的神經傳遞素,在它們的細胞中藏著“分子時鐘”,植物知道什么時候應該生長,什么時候應該開花。但植物學家都明白,那只是一種信號傳遞機制在起作用,植物連“情感”都沒有,談何“自我意識”。
這很好理解,誰看到過植物使用“劍”呢?
某些動物具有令人驚嘆的“智能”,它們之中是否有一些稱得上具有“自我意識”?動物學家做了一個實驗,發現恒河猴、黑猩猩、亞洲象和清潔魚都能認出鏡子里的自己。但這種認知能力或許算不上“自我意識”。
誠然,一些極具智慧的動物是懂得使用工具的,比如海獺會用石頭敲開蛤蜊的硬殼、脈紋章魚會收集椰子殼搭建海底庇護所、紅毛猩猩會用帶汁水的樹枝引誘昆蟲,但還沒有人見過會使用“劍”的動物。
人類嬰兒在大約8個月大時開始能把自己與他人區分開。兩周歲大的嬰兒便能展現出人類個體自我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