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相機和行走, 在AI時代尋找與世界的共情
(本文首發于2025年1月2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李楠 馮飛
2024年8月,北京,參加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相關比賽的小選手在吃午飯,在桌子的另一邊,一臺機器人耷拉著腦袋在充電。近些年,國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教育,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和措施,支持開展各類科技競賽活動,推動機器人教育在中小學的普及。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用AI生成的人物、動植物和風景圖片,在社交軟件群聊里變得多了起來。
2024年10月,四川成都,一位售賣五顏六色氣球以及各類小玩具的商販悠然地騎著三輪車從道路上經過,鮮艷而夸張的色彩勾勒出一幅在卡通片里才會出現的奇幻場景。
雖然群友們大都不是這些圖片的創作者,但是大家熱衷于分享這類圖片無異于證明了一個觀點,即有著“完美人類形象”或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