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與彩云丨南周文化榜

?2024年12月文化榜:

電影:《雄獅少年2》

圖書(虛構類):《庫科茨基醫生的病案》

圖書(非虛構類):《伍光建著譯提要與研究》

綜藝:《黑白廚師:料理階級的斗爭》

劇集:《百年孤獨》

展覽:“投龍:從山川祭祀到洞天福地”

“境象敦煌”

推薦人:

徐磊:青年導演,代表作《平原上的夏洛克》《遠大前程》

童末:青年作家,代表作《大地中心的人》

潘晟: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歷史地理學專家

顧湘:青年作家,代表作《趙橋村》《老實好人》

阿之:十年劇評人,閱劇無數

莊程恒:廣州美術學院副研究員,專研宋元美術史

周真如: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博士后,專研佛教建筑藝術史

責任編輯:劉悠翔

的

2024年12月27日,上海一家影城內,一位路人在電影海報前駐足。視覺中國

電影業的不景氣延續到了12月。熱搜上掛著“十年來最慘淡圣誕檔”等詞條——似乎大家還是那么熱衷于談論電影,卻不想再走進電影院了。

歷史上世界各地的經濟現象讓經濟學家們提出了一種不那么嚴謹的定律——“口紅定律”,即在經濟下行期,大宗消費跌落,但消費者會傾向于購買一些價格較低卻能提供心理滿足的小商品,如口紅、電影票。1930年代美國電影的繁榮、2001年美國互聯網泡沫破滅后口紅銷量大增,都似乎驗證了這一規律。

2024年的中國電影市場顯示,也許這個定律并沒有錯,只是電影不再是那支口紅。2024年的總票房定格在了425億元,比2023年大幅下降。價格低廉、消磨時間,又能提供心理滿足的流行文化產品,1930年代首選電影,如今卻有短劇、短視頻的崛起,它們迅速打通了社交網絡與文化產品的融合渠道,更能揣摩觀者的“爽點”,提供更多的情緒價值,制造隨身攜帶的視覺奇觀。

目前還無法對這一龐大的文化現象做出價值判斷,個人好惡往往囿于狹窄的視野而難窺全豹,畢竟電影剛剛興起時,捶胸頓足的傳統人士也不在少數。但是觀察家們的“警鐘”值得傾聽。

喬納森·海特(Jonathan Haidt)是紐約大學的一位社會心理學家,常年在《大西洋月刊》發表文章抨擊社交網絡對美國的毒害。2022年,他的文章《為什么過去十年美國人變得如此愚蠢》將美國政治文化中的“極化”現象歸罪于社交網絡的算法——社交媒體的設計(如點贊、轉發等功能)極大地放大了情緒化內容的傳播,導致信任的瓦解和社會的兩極分化。他認為社交媒體既是一種技術進步,也是一種社會破壞力量,令原本有可能更合作、更理性的社會變得支離破碎。

澳大利亞人正在為這種共同的擔憂采取行動。當地時間2024年11月28日,澳大利亞聯邦議會參議院通過法案,禁止16歲以下未成年人使用多數社交媒體平臺。法案通過后,澳大利亞成為全球對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體立法最嚴的國家。

比“愚蠢”更加奪人眼球的詞匯,在2024年變得流行——“腦腐爛”(Brain Rot)。就像漢字文化圈每年的年度漢字一樣,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將2024年的年度英語詞匯定為“腦腐爛”。英語里本來就有腦腐爛這個詞,但牛津大學出版社認為,這個詞越來越被用來表達人們對社交網絡上大量且低質量的內容所帶來的影響的擔憂,“過度消費瑣碎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