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鑒假,煙酒包易,黃金難
目前鑒假AI應用背后的基本原理基本類似,用大量且準確標注的圖片數據訓練。
以飛天茅臺為例,需要采集的照片包括酒的外觀、瓶頂、瓶帽噴碼、飛天標、背標、瓶底等,專業鑒定師要標注的數據包括顏色、大小、字體、粗細等細節。
?“AI鑒定就像雙刃劍,假如造假團隊掌握了AI鑒定都是看哪些參數,他們可以對標真品的參數提高造假技術,比如回收真品包材,破解溯源碼算法,那會很可怕?!?/blockquote>責任編輯:汪韜
想象一下,你是一名跨國公司的財務,總部首席財務官發起視頻會議。參會露臉的都是你熟悉的公司高管,安排你轉賬,你會猶豫嗎?
2024年年初,香港警方披露首起涉及AI“多人換臉”詐騙案,受害人先后轉賬2億港元到不同賬戶后才察覺不對勁。除了財務是本人,所謂視頻參會高管都是假的——犯罪團伙從公開渠道獲取影像資料,利用AI深度偽造(deepfake)技術,精心合成。
AI換臉變聲的門檻越來越低,“孫燕姿”唱《淚橋》、“張文宏”直播間賣蛋白棒、“泰勒·斯威夫特”頭像被用于制作色情照片……
2024年12月25日,在南方周末主辦的一場直播對話中,中國作家協會科幻文學委員會副主任陳楸帆擔憂,AI合成滲入生活,或許僅剩面對面的交談成為無真相時代“最后的凈土”。
有圖有真相的歷史被終結,也給詐騙分子可乘之機。不同的統計報告均指出,2023-2024年,利用AI偽造詐欺的案件數量和涉案金額激增。而AI鑒假的商業賽道也越來越擠,這些鑒假AI應用背后的基本原理基本類似,用大量且準確標注的圖片數據訓練。
虛假與真實是一場沒有盡頭的軍備競賽。AI可鑒假,也可學真,鑒假的AI會不會被有心之人用來造假?
鑒假臉
靠近鏡頭,眨眼、張嘴、轉頭——這是登錄人臉識別系統最常見的提示,以區分屏幕面前是動態的人,還是一張靜態的照片,抑或是一副面具。然而,AI的出現,讓虛擬與真實的博弈變得更加殘酷。
AI換臉,是指通過深度學習模型,如卷積神經網絡(CNN)提取人臉的關鍵特征,再利用生成對抗網絡模型(GAN)生成人臉。
“現在常見的造假臉手段是文生圖、文生視頻;或者利用算法和模型,把圖像人臉變成動態效果?!比鹑R智慧(RealAI)聯合創始人蕭子豪對南方周末記者介紹。2024年,視頻類的AI詐騙數量激增,實時視頻換臉,一般是播放事先做好的AI換臉視頻,或是接入實時換臉視頻。
瑞萊智慧創辦于2018年,從事AI安全與偽造內容檢測,客戶來自安防、政務、金融、教育等領域。蕭子豪畢業于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研究AI模型的漏洞問題與攻防訓練。
如何鑒別假臉?瑞萊智慧推測換臉類App背后的算法模型,以了解反常識之處。比如兩只眼睛是否對稱?瞳孔是否圓的?視頻中人物是否長時間不眨眼?
某些AI還不能理解“瞳孔應該是圓形”的生物知識。放大圖片,左邊圖片瞳孔為圓形,右邊不是。所以左邊為真人,右邊為假。
重視保密的機構比如政府、銀行等已經陸續用上了防換臉的AI安防系統,但是個人用戶還在“裸奔”,暴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