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網文狂飆:智能寫作的時代到來了嗎?

愛反思、愛總結是AI的一大特點。不同的AI總結的角度也有微妙的區別:國產大模型的總結比國外的大模型通常更樂觀一些。

“現在它寫出的文本質量還不好,但整本書的邏輯是沒問題的。從這一刻,我們可以開啟人機協作時代了?!?/blockquote>

責任編輯:李慕琰

多個網絡小說平臺開發了AI寫作智能體,網絡文學是最早擁抱AIGC的文學門類之一。(李慕琰使用AI工具生成/圖)

“在夜幕的掩護下,一個全身黑衣的年輕男子以堅定的步伐,在迷霧蕪谷中穿行。他的每一步都精確得體,如同一位優雅的舞者,在危險的世界中找尋自己的節奏?!?/p>

這是網絡小說《天命使徒》的開篇。這部篇幅超過100萬字、主要人物就有8位的長篇小說,文本幾乎全部由國內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下稱“大模型”)生成。

《天命使徒》由華東師范大學傳播學院院長王峰和他的團隊制作,于2024年4月發布。這部小說發布后的半年里,這個團隊又開發了長篇小說創作平臺“靈咔靈咔”,通過這個平臺,點擊數個關鍵詞,便可生成一部長篇小說。

南方周末記者在“靈咔靈咔”網站上隨機點取“無敵流”“學神”“瘋批”“百合”“架空”“都市”等關鍵詞,沒有修改小說簡介、劇情動力、人物角色等任何設定,“創作”了一篇名為《都域紀元之正義光》的網文,長達100章,每一章近3000字,整體過程耗時不超過2分鐘。

這部網文語言稍顯粗糙,也出現了部分內容冗余、習慣在每章末尾進行總結等AI創作的常見問題,但是通篇人物稱謂基本穩定、邏輯鏈條成立,穿插著人物之間的對白、心理和動作細節描寫,乍一看并沒有AI網文曾被飽受質疑的“機器人味”。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發布的《2023年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網絡文學作者規模達2405萬,作品數量達3620萬部,用戶數量達5.37億,用戶同比增長9%。就規模而言,中國網絡文學產業正在突飛猛進地發展。

網絡文學也是最早擁抱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文學門類之一。近年來,多個網絡小說平臺開發了AI寫作智能體,網絡上也有許多教人用AI寫作網文的課程。早在AIGC發展之前,就曾有博主在2021年用Excel制作了一個男頻網文的生成器,其中除了人物、地點、世界觀等基本信息,還包括了54個核心劇情“爽點”可以生成。

隨著智能體的不斷迭代升級,AI與人類創作的界限是否依舊清晰?

王峰團隊用AI為《天命使徒》生成的人物圖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