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滅絕原因再探討
德干火山噴發假說在恐龍滅絕中的作用近年來引起廣泛關注,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它可能并不是導致恐龍滅絕的主要原因。
責任編輯:朱力遠
在地球生命史的長河中,生物大滅絕事件如同驚濤駭浪,一次次重塑地球的生物格局。曾經的地球霸主——龐大的恐龍家族在白堊紀末期突然消失,成為地球生物演化史上最大的謎團之一。因此,關于恐龍滅絕事件的研究,成了科學界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最近,科學家對于恐龍滅絕的原因又有了新的認識。
恐龍到底被誰“滅門”?
恐龍大滅絕事件與地球生物演化史上其他幾次滅絕事件明顯不同。英國學者理查德?福提在《化石:洪荒時代的印記》一書中指出:“在某些情況下,大滅絕的前兆是科一級分類單元數量的總體衰減,比如三葉蟲在二疊紀開始之前種類已經所剩無幾,二疊紀末的大滅絕不過是最后的致命一擊。而另一些情況下的滅絕則似乎更為突然,經典案例是白堊紀末恐龍的滅絕?!?/p>
在這場災難中,全球85%的動植物滅絕,其中包括在陸地上占統治地位的裸子植物本內蘇鐵類、統治地球長達1.6億年之久的非鳥恐龍類以及海洋中的軟體動物頭足綱的菊石類全部滅絕??茖W家們通過地質勘探、化石發掘、氣候模擬等多種手段,試圖找到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背后真正的“罪魁禍首”。
如今,科學家已經提出了多種假說,例如占據主流的隕石撞擊說、火山噴發說,其他還有學者認為是微量元素污染導致恐龍生殖能力和孵化率降低、不能適應氣候變冷而被凍死、不適應以大量新生的被子植物為食而被毒死、與哺乳動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