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曙光 | 韓愈人生的最后時光與服食迷案
出人意料的是,后來關于韓愈的死因,竟有不同說法,且迷霧重重。起因是白居易老年時作的一首詩《思舊》,談到了他的諸多友朋,都因服食,中年而亡。其中提到“退之服硫黃,一病訖不痊”,后人據此,就認定韓愈(退之)是因服用丹藥而亡。韓、白兩人相差僅四歲,且為舊友,白如此講韓,必有緣故。
責任編輯:劉小磊
故宮南薰殿舊藏元人所繪《至圣先賢半身像冊》韓愈像。
最后一年光陰
韓愈最膾炙人口的詩無疑是:“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span class="nfzm-web-style--kaiti" style="font-family: 楷體, 楷體_GB2312, SimKai,Kaiti, Kaiti SC, STKaiti;">(《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作于其人生的最后一兩年,描摹帝都早春之景,流麗閑婉,風光絕佳,足見晚年的心態相對安適。這說明他的詩風文風也在起微妙變化,從中年的奇崛詭怪,轉變為晚年的溫和淡泊了。
長慶四年(824年)五月,韓愈五十七歲了,在吏部侍郎任上,精力漸感不濟,身體日益衰疲,終于因病請假,于長安城南之別業——韓莊養病。他自己的詩說:“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span class="nfzm-web-style--kaiti" style="font-family: 楷體, 楷體_GB2312, SimKai,Kaiti, Kaiti SC, STKaiti;">(《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這時,與韓愈誼在師友之間的張籍罷水部員外郎,常陪伴老師左右。夏日,韓愈有《南溪始泛三首》,他與張籍、賈島、姚合等泛舟、垂釣、登高、觀水,好像身體還不是很差。在詩中,韓愈屢言“余年懔無幾,休日愴已晚”“我云以病歸,此已頗自由”“足弱不能步,自宜收朝跡”,反復表達了身體有病、來日無多,退而休息的意思。特別是“足弱”的病癥,困擾著他,甚至影響了他的上朝。到了八月,韓愈的病假已滿百日,循例免去了吏部侍郎。從此,他可以離開紛紛擾擾的朝堂,徹底休息了。
韓愈的生命力,是非常頑強的。韓、柳雖然并稱,但柳宗元抵抗挫折的能力似不如韓愈。韓比柳大五歲,柳卻比韓早逝五年。這里外里,就差了十年??墒?,倔強了一輩子的韓愈,到了長慶四年(824年),明顯感覺衰老和力不從心了,他不再有那種勇猛精進的斗志,甚至認為早點退休才好。這,或許意味著他的人生快走到終點了。韓愈雖身體漸差,上一年卻還為柳宗元力疾書寫了一篇《柳州羅池廟碑》。碑文記錄了柳宗元在柳州的靈異之事,子厚得民愛戴,死而為神,“侯朝出游兮暮來歸,春與猿吟兮秋鶴與飛”,寫得瀟灑出塵,情韻不匱。韓愈難道真的相信子厚死后成神?他在夢中夢到了老友么?人鬼相隔,幽明難測……
大約八月間,韓愈由城南返回長安城內居住?!笆宓脑铝潦鶊A”,是年的八月十六,韓愈和張籍、王建等一起歡聚,韓愈作《玩月喜張十八員外以王六秘書至》詩:
前夕雖十五,月長未滿規。君來晤我時,風露渺無涯。浮云散白石,天宇開青池。孤質不自憚,中天為君施。玩玩夜遂久,亭亭曙將披。況當今夕圓,又以嘉客隨。惜無酒食樂,但用歌嘲為。
這是韓愈人生中的最后一首詩了。張籍后來也有詩記錄此夜之游:“中秋十六夜,魄圓天差晴。公既相邀留,坐語于階楹。乃出二侍女,合彈琵琶箏?!?span class="nfzm-web-style--kaiti" style="font-family: 楷體, 楷體_GB2312, SimKai,Kaiti, Kaiti SC, STKaiti;">(《祭退之》)將韓、張二詩合而觀之,可知此夜的韓愈,心情頗佳,中天月色亦好,所謂“浮云散白石,天宇開青池”,他們一同欣賞中秋時節的銀河星月。從“玩玩夜遂久,亭亭曙將披”看,與友人幾乎是徹夜未眠,不但賞月,且有女樂之樂,足見興致之高。值得注意的是,如此良夜,“惜無酒食樂”,或許此時的韓愈,病體羸弱,已不能飲酒了。
韓愈在九、十月間的情況,不得而知。大約入冬以后,病情轉危,藥石罔效。長慶四年(824年)十二月二日,韓愈在長安靖安里宅第與世長辭,享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